国子监小食堂

第123章 第123章(4/9)

宋七娘却浑身上下哪哪儿都不对劲,总觉得一直以来钉在她身上的桎梏被打破,以往麻木奉行的那些行事准则被推翻。她身心都轻快许多,但又不晓得日后该如何处事,忽然间有些不知所措。

她抿唇,赌气一般道:“不!我必须要给你好处。”

陈阿婆无奈一笑,索性将手中药碗端近一些,和蔼道:“那就请宋女郎将药都喝完。”

“……太苦了。”宋七娘撇嘴,满脸的不情不愿。

“今日老仆有备下一块饴糖。”

“……哦。”

宋七娘的应答声像幼猫那般小小的,虽然仍然抗拒药汁的苦,但还是皱着眉毛,在陈阿婆细致地喂药下,把一整碗的药汁都喝完。

末了,她看着陈阿婆离去的背影,回味着陈阿婆的笑容,只觉得心头那些莫名泛起的甜意,比口中含着的饴糖甜得多。

宋七娘琢磨许久,终于下了决定。

她养回一些精神后,拿出这几年攒下的大半积蓄,先答谢甄九娘没完全放弃自己的恩情,又和对方要来陈阿婆的身契,欲要为这位老人养老送终。

陈阿婆是北曲妓子出身,原本她攒了些养老的银钱,只可惜紧要关头被情爱冲昏了脑子、信错了人,多年积蓄都被负心郎骗走。后来她经姐妹介绍,来到甄九娘的宅子里做些粗使活计。

就如陈阿婆自己所言,她并不觉得照料宋七娘是什么恩情,只认为是分内事,所以没有依宋七娘的意思搬出宅子,而是选择留在宋七娘的身边。

老人家多年信佛,对人对事都很和善,脾性极好。她在平日相处中,不但将宋七娘的生活起居照顾得很妥帖,还会润物细无声地教宋七娘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被卖之前,宋家的孩子不少,耶娘的眼里几乎瞧不见宋芽;进了平康坊后,甄九娘身为假母只想赚银钱,把宋七娘当成摇钱树。

一晃过了十多年,宋七娘在陈阿婆的身上,终于感受到了一丝亲人之间才会有的温情。天冷时要添衣裳、吃饭不要太急、记得早起用朝食……这些叮嘱和念叨,琐碎又平常,却是宋七娘多年来不敢求、不敢想的。

没人教她怎么对自己好,没人教她怎样温和地对待万事万物。

陈阿婆于宋七娘而言,是恩人,是老师,也是亲人。

某一晚,她赖着阿婆一起睡觉,躲在对方温暖的臂弯中时,终是忍不住,无声痛哭。

陈阿婆默默叹了一口气,手搭在宋七娘的身上,轻声哄她:“七娘不怕,都过去了……”

生死关头走过一遭,回想患病前后体会到的人情冷暖,宋七娘陡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有多愚蠢,同时也明白过来,她借着别人的血泪苦难来自我安慰的举动,又有多么的卑劣和低贱。

哪怕被捧成名妓,哪怕杀出血路成了都知,哪怕她活得光鲜亮丽、受人追捧,但她私底下依旧深陷泥潭,终身为贱籍,死后也不得解脱。

北曲的妓子们,成日里面对的是没什么银钱的平民百姓。南曲的妓子们,寻常接待的都是高官贵胄、富商豪绅。

两者看似不同,实则都是以色、以才事人,都是不入流的行当,彼此没有任何区别。

经此一事,宋七娘终于大彻大悟。

虽然她受过伤,在床榻上躺了许久,但她的相貌还在,她的学识才气还在。

彻底养好伤之后,在甄九娘的造势之下,没费多少工夫,宋七娘又变回以前被人捧着的名妓,依旧有大把人拿着通宝金帛追着请她赴宴。

唯一不同的是,她仿佛一朝一间变了个人。即便对着客人笑得再动人,那笑意也透不进眼底,满心只想着赚来银钱,回去之后陪阿婆一起品尝美味吃食,或是给阿婆添些新衣裳。

受陈阿婆的影响,宋七娘虽然不信佛,但也开始学着行善事,悄悄给城中慈幼院捐银钱。此举不图名声,只求为她和阿婆积些福报,盼着下辈子可以和阿婆做亲祖孙。

除此之外,她的眼中也看见了旁的姐妹。平日里,若对方遇到难处,只要她有余力,能帮一把就会帮一把。

陈阿婆有宋七娘奉养着,时日一久,也养出些肉来,瞧上去身体康健许多。

一老一少相互依偎、扶持着,度过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