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第120章 太子府的班底(1/2)

 短短半个月之后,成都而来的人手就已经来到了汉中。

 费祎董允两人带着刘禅那位父皇的“训斥”来到了南郑城,而这段时间在魏延默许的情况下,南郑大营的士卒也已经帮助刘禅将南郑城修缮了一番。

 虽然还是难免透露出破败之感,不过整体来说,最起码的是能够住人了,这就还好。

 之前都是些许爹不亲娘不爱的奴隶出身之人,他们互相抱团取暖,只要能够安稳下来,倒也好办。

 所以他们能够在各处军营哨卡周围生活,可是后面的人,若是不出意外,会是一批羌氐胡人,以及叛乱逃脱的叛军家眷。

 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好人,若是不让人看死了,当初他们霍乱雍凉,之后他们就能在汉中折腾,若是不想被他们拖住手脚。

 那就必须将他们看好了。

 既不能对他们不好,也不能对他们太好,这其中的度,是很难把握的。

 黄权经验老道加上颇有智谋,费祎董允年轻有为,这三个人主抓民政,最后再让邓范将那些人弄到城外正式屯田。

 他在汝南屯田十余年,对其中关窍十分精通,有他在,那些陆续到来的难民倒也不至于能够翻了身。

 一切似乎都在有序进行着,一批批逃到汉中的百姓,在提供耕牛良种,前三年税六,之后税三的号召之下,陆陆续续的在南郑聚集。

 此时一行人除了在城外监管百姓屯田的邓范之外,剩下的都聚集在刘禅的身边。

 不过他们并没有在议事,这段时间刘禅也算是开了眼界,区区一个小小的南郑,此时百姓不过数千罢了,也就是三百来户。

 可是这事情,基本上是从寅时忙活到了戌时不到。

 足足八个时辰,便是吃喝都要算计着时间,每日当刘禅离开桌案的时候,他的双腿都是没有知觉的。

 甚至开始都需要人们搀扶才可以。

 这还是费祎董允两个人帮忙,黄权指导的前提下,若是没有他们三个,刘禅感觉自己就算是不吃不喝不睡觉这一天天的也忙不完。

 史书上的一句百姓安康,放在现实之中,那就是柴米油盐,那就是吃喝拉撒。

 数千人,每一个人都会出现问题,每一件事情都不打,可就是没完没了。

 今日张三到来,一家几口人,需要统计,需要登记在册,需要给他们安排住处,需要告诉他们这里的律法是什么样子的。

 需要告诉他们这里的规矩是什么,从哪里领取农具种子,给他们分配田垄,还要告诉他们这税收如何。

 此时的刘禅什么可没有什么小吏,这年头除了世家之外,没有多少读书人。

 而那些来到汉中的难民之中,好不容易有几个读过书的,也恐怕不是什么好人,这种人就算是刘禅想用也不敢擅用,谁知道他们有了权利,会干出点什么事情来。

 而且清扫修缮房屋,还需要人来修缮城墙,开通沟渠,开垦农田。

 这些事情可不是靠着交代能够解决的,同样也不能都自己带头来做,因为若是自己做了,那他们就不要干别的事情了,三条命都得交代在这里。

 可是好不容易安排好了张三,还马上要再找李四。

 安顿好了这一批,马上还有下一批,这反反复复的,刘禅这一天几乎都要不停的奔波,那些车轱辘话每天不找到要说多少遍。

 而等到了晚上,他能够回到府邸之中了,并不能够休息,还要将这些都登记在官府的名册之中。

 一天都不能少,因为少了,就乱套了。

 这段时间刘禅脸上的横肉都少了几圈,费祎董允两个人也是每日腰酸背痛的,之前他们虽然也做这些事情,可不和现在一样事必亲躬,如今这份儿经验倒也宝贵。

 今日这是好不容易求得黄权出手帮忙,加上从魏延军中借出来些许人手,这才给了他们一个时辰休憩的时间用来缓解一番。

 看着两个和自己一样锤着腰背的家伙,刘禅也是不由的摇头笑了起来,这一笑似乎是引动了什么一般,费祎董允两人也是如此,顿时这厅堂之中都大笑了起来。

 此时他们中间摆放着一只陶罐,下面火焰燃烧,瓦罐里面的汤汁不断的冒着热气,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难得的正经饭。

 “之前身居府邸,不知这百姓民生,也不知这百姓身边竟然有这般多的事情,着实是有些愧对先父了!”

 吃了两口饭食的董允有些颓然,可能也是这段时间的劳累也再次让他想起来了那个前几年去世的父亲。

 被简雍称之为董二愣子的董和,他应该是天下间唯一一个能够被诸葛孔明都敬佩,称之为官员楷模的存在。

 董允此时也已经渐渐的朝着其父的方向发展了,这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