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第256章 刘氏之刘靖(1/2)

 刘禅宣布了大汉修生养息的国策,同时也宣告了大战的告一段落。

 曹魏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虽然各自心中也有各自的想法,但是在行动上却是不一而同的选择了认可。

 自从曹丕去世之后,曹叡,刘禅上位,这天下的纷争就没有停下来过。

 便是如同曹魏,都在这些年的大战之中损失不小,这天下,可不是单纯靠不断的打仗能够进行下去的。

 曹魏向世家进一步的妥协,大量的家族出现,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人才,同样的也要收获自己的利益。

 曹魏的土地在快速的兼并着,百姓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巧取豪夺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只能不断的哀嚎,感叹世道的不公。

 无数的人开始背井离乡,他们不想,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而此时的洛阳城中,大司农恒范属下卫尉,也勉强算是半个大汉宗亲,原扬州刺史刘馥之子,刘靖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作为汉室宗亲,当年在曹丕的时期,他也是一度外放为庐江太守,或者是河南尹这种地方高官。

 之后更是因为曹丕设立太学而调任京师之中,成为大司农卫尉一职,同时也负责一些太学之事。

 如今太学从设立到现在也已经过了十年之久,这段时间出现了不少朝臣,但是同样也出现了浮华案这种惊天大丑闻。

 刘靖作为京师之官,每日见到洛阳学子的变化,他也知道此时的太学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状态。

 曹叡重新启用夏侯玄和诸葛诞等人,让那一股刚刚压下去的浮华奢靡之风再次席卷而来。

 甚至这一次因为世家的参与,变得越发的强大。

 所以刘靖在官衙之中奋笔疾书,生生的写了一篇万言书,用来劝谏曹叡,同时希望曹叡能够借助这一次刘禅的休养生息也主动和江东再次和好。

 同时还能够内整天下,再次布德于百姓。

 在万言书中,刘靖陈明数条观点。

 第一,高选博士,先生,他们的选拔资格一定要严格再严格,他们才是太学的依仗。

 第二,朝中大小官员子弟,在合适的年龄之后必须进入太学之中,不可因家学而直接进入朝堂,不管太学之中先生能力如何,至少不可让学子们认可他们学之无用。

 第三,明赏罚,禁浮风。刘靖也希望能够整顿太学课督不严,学风浮华的问题,同时他也说明了,现在浮华之风盛行。

 最大的原因是诸多世家官吏之子不入太学而成就更高更快,这让太学学子除了求名之外,不止应该如何。

 这三条建议,说实话,条条陈明厉害,也的确是能够一改这太学的奢靡之风。

 只不过,曹叡没有接纳,或者说就算是曹叡想要接纳,现在朝中的那些刚刚掌权的人,也不会接纳。

 刘靖就在官衙之中等待了三天,三天的时间,他的官衙之中每进来一人,他都会蹭的一下站起来。

 希望迎来的是对他的认可,或者惩罚。

 只可惜,三天的时间,他的万言书如同泥牛入海,慢慢的就消散在了这洛阳的繁华之中。

 “呼~”刘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理了理有些乱糟糟的头发,正了正自己的衣冠,然后给恒范告假,说是自己需要回乡祭祖。

 然后就离开了那生活了十来年的地方。

 回到家中之后的刘靖结果长子刘熙递过来的清茶,这是从西川那里流传过来的,每次回家都要喝上一杯,能够舒缓他一天的心情。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怎么今日就回到了这里,不过刘熙还是在知道了消息之后就将清茶备好。

 刘靖沐浴更衣,然后将自己打扮干净之后,便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内室。

 那里供奉着他们他的父亲,也是当年声名赫赫的扬州刺史刘馥,关于他们这一脉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这已经有些无从考究了。

 无论是当年的父亲,还是现在的刘靖,他们都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高呼自己乃是中山靖王之后。

 他们不屑与此。

 出身沛国相县的他们若是真要说起来,或许和高祖那一脉真的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刘,就是汉室宗亲的刘的原因。

 不过在此之前,刘靖并不在乎,不管他们是汉室宗亲也好,不是也罢。

 他们都没有任何的关系。

 太祖曾经给了他父亲刘馥以重任,最后让他病逝于扬州刺史任上,便是现在的重臣蒋济,当年都是父亲麾下的别驾。

 而他也得到了先帝的恩宠,无论是出镇庐江继承父亲的遗愿,还是转战北方,他都做的不错,曹氏对他,也真的很够意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