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第440章 郭氏之子(1/3)

 郭敞是郭家的孙子,不是嫡子长孙,那郭嘉的爵位,郭家的荣耀,其实都和郭敞没有任何的关系。

 他完全可以老老实实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上一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多说什么碎嘴子。

 甚至于便是在此之前,或者是哪怕现在,曹芳都是这么觉得的。

 当初郭敞前去寻找曹芳的时候,曹芳虽然心中有些无奈,却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叹息一声罢了。

 可是他不知道,无论是许仪典满,还是梁施国泰,亦或者是他郭敞,他们全部都没有人想要苟活。

 江东又勇烈之人,他曹魏又何尝是怂人。

 国泰与梁施是要用自己的性命来制造出足够的混乱,一个拖住司马昭的脚步,一个给成功的曹芳足够的时间。

 而许仪和典满是要用性命来拖住追击的大军,送曹芳离开此地。

 而最后的一步,最后的升华,就是郭敞的事情了。

 如果说曹孙刘三家都是一步步崛起之人,那么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帮助自己蜕变的人。

 周瑜蜕变了孙策,庞统升华了刘备,而郭嘉则是改变了太祖曹孟德。

 周瑜说服了孙策,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做孤注一掷,也帮助他真正的孤注一掷,大胜一方。

 而庞统则是直接斩断了刘备的仁义枷锁,在庞统之前刘备是仁德之主,庞统之后他才正式成为一代枭雄。

 而郭嘉则是教会了曹操如何打仗。

 这一点恐怕这天下人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是这就是事实。

 郭嘉从来不是这曹营之中最强的谋士,大道的荀彧,术法的荀攸,算无遗策的贾诩,狠辣果断的程昱。

 这些人都不比郭嘉弱,但是太祖仍然对郭嘉十分的在乎,就是因为这是曹操的蜕变之人。

 在遇到郭嘉之前,太祖曹孟德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公,甚至不是一名合格的战将。

 从小就和官家子弟,豪门世家子厮混在一起的太祖,他有比常人更加敏锐的嗅觉和更加熟络的手段。

 但是这个自小便有坑爹潜质的太祖在为官和为将上都是一个新手。

 他可以直面强权,整顿污吏,捣毁邪祀,上疏直谏,但是在当太祖自己开始用兵的时候,他却是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问题。

 追击董卓中箭险些丧命,偷袭吕布被埋伏受了烧伤,攻打宛城被张绣差点射成筛子。

 就是简简单单的征兵他都玩不转。

 在扬州征兵,结果丹阳兵叛乱了。

 宛城征讨张绣失败之后,青州兵直接叛乱了。

 征讨吕布的时候,被并州狼骑突袭,青州兵又乱套了。

 最后细数太祖前期大战,除了打陶谦和袁术部将这种完全上不得台面的家伙,或者是黄巾贼寇和同样完全没有指挥的匈奴之外,他胜利之事寥寥可数。

 那个时候的太祖没有经验,甚至有些未能成长。

 郭嘉只教会了太祖两件事情。

 当初太祖攻打吕布不利,被袁绍说服,差点投了袁绍。

 再次攻打吕布,徐州一路硬战兵马疲惫,太祖想要在最关键的时候撤兵。

 在之后官渡之战刚刚大胜,结果因为粮草问题太祖又想撤兵。

 这三次关键时刻的软弱若非是程昱,荀攸郭家还有荀彧分别将他死死拦住,恐怕现在的曹魏也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除了这些之外,他在陶谦死去的时候,竟然犹豫是先和兖州的吕布打,还是翻身占据徐州去。

 等到袁绍好不容易死了,太祖竟然开始犹豫是先打刘表还是袁家的几个儿子犹豫不决。

 这是两次要命的犹豫,一个不慎,那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而郭嘉交给太祖的就是果断和大局。

 郭嘉和太祖的对话不多,但是每一次都是对太祖的一次改变。

 当初郭嘉告诉太祖,袁绍礼贤下士,未知用人,说白了就是不实在,还有多端寡要说白了就是什么都想要,目的不纯粹。

 至于最后的好谋无决,说的直白点就是不够果断。

 他对于袁绍的分析告诉了太祖应当如何,他在太祖说出想要讨伐天下第一诸侯袁绍的时候。

 提出来了十胜论,和荀彧的四胜四败异曲同工,但是他更加的细致,从计策到大局,全部都已经在这之上。

 郭嘉对曹操的改变是要命的,他告诉曹操不要犹豫,趁着袁绍攻打公孙瓒的时候,强攻吕布,将徐州彻底的拿到了自己的手中。

 在攻打吕布疲惫的时候,也是郭嘉硬扛着压力劝说太祖继续坚持下去,最后掘水灌城,屠了徐州。

 在官渡的关键时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