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第472章 最矛盾的罪臣(第一人称)(1/2)

 某家叫司马孚,是京兆尹司马防的第三子,同时河内司马氏的八达之一,虽然我从小就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司马八达这个称呼。

 难不成,就因为我们有兄弟八个,我们八个的表字都有一个达字。

 那生出我们八个的母亲,是什么,八达之母?

 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我有两个哥哥,司马朗和司马懿,还有五个弟弟,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还有司马敏。

 其实我感觉我们兄弟几个是在借荀家的光,当年荀家的荀神君生了八个儿子,被称之为荀氏八龙,我们司马家就组了一个司马八达。

 虽然在某家看来,无论是荀氏八龙,还是司马八达,这都是虚名罢了。

 就如同荀氏八龙之中也只有两三个称得上人才的家伙,只不过他们出现了一个荀爽,造就了荀氏八龙的诺大威名。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而他们司马八达虽然比荀氏八龙小了一辈,但是某家看来,司马八达比荀氏八龙要厉害。

 因为我们有大哥司马朗,二哥司马懿,还有某家自己。

 司马家出身也是河内豪族,而且祖上也是一方王侯,当年他们的先祖司马卯乃是项王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的殷王。

 而且他们司马家还是周朝诸侯王晋始祖元武皇帝程伯休父嫡系后裔。

 不管这个名字多么拗口,这个称呼多么别扭,但是这句话从小就被人一遍又一遍的刻印在了某家的脑海里。

 这是司马家的规矩,这是司马家的根,是司马家所有人都要谨记终身的一个名字。

 他们是晋始祖元武皇帝嫡系后裔,他们是大晋的后裔,当年天下第一诸侯的后裔。

 某家从小就听着家族的辉煌过去,听着自己先祖司马卯的故事,听着自己先祖征西将军司马钧,高祖豫章太守司马量,祖父颍川太守司马儁的故事。

 当然,还有父亲司马防,大哥司马朗的故事,他们都是这大汉的官员,能臣干吏,是别人口中的楷模。

 在这种充满了荣誉的环境中,某家觉得自己若是不好生修习,日后若是不能出人头地,某家愧对这列祖列宗和父亲大哥。

 所以,某家很努力很努力,但是努力之后,某家发现,这天变了。

 大汉变得风雨飘摇,变得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某家看到了一个黑胖子,黑黑的,矮胖矮胖的,和自己还有自己的大哥二哥相比,他的容貌简直可笑。

 但是这个小黑胖子却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步一步的将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搀扶了起来。

 很多人管他叫做权臣,很多人叫他奸佞,很多人叫他曹贼,而某家,叫他主公。

 他是大汉丞相,大汉魏公,大汉的魏王,曹孟德。

 而某家,则是他麾下的文学掾,是他府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属官,只不过因为我河内司马家的家世很不错,某家个人的才华也不错。

 便被主公放到了他最喜爱的儿子曹子建的身边,实时规劝于他,只不过很可惜,这个家伙虽然才思敏捷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步,但是放浪形骸,不识一个成大事的样子,他的心,太小了。

 在某家看来,曹子建的心太小了,小到他将这大好河山的景色装进了自己心中之后,就再也容不下其他了。

 没有家仇国恨,没有家国大业,他有的只是一件事,那就是这好山,好水,好风光。

 这种人,不是某家追随之人,所有某家放弃了曹子建,而正好,魏王也放弃了这个才华惊天的儿子。

 选择了另一个怎么看怎么普通的儿子曹丕。

 而某家,也成功的成为了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这一刻,某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某家的选择一定是对的。

 建安二十五年,主公去世了,而某家与和洽两人也成功的走入了前方,开始整顿秩序,准备丧事,共同拥护曹丕继位,而曹丕,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某家的新主公。

 而这个新主公很厉害,曹氏三十年的厚积薄发之下,他成为了魏王,紧跟着又成为了天子,而某家,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大魏的中书郎、给事常侍,宿省内,骑都尉!

 除了废除的黄门侍郎一职之外,某家成为了这朝堂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吏,还是主公的近臣,当然,现在主公应该叫做陛下了。

 很多人都说陛下薄情寡恩,甚至连某家的二哥也说陛下非常人,心机深沉,异常隐忍。

 可是某家却觉得,这大魏在陛下的手中越发的强盛,某家亲眼看着这百姓的日子一年过的比一年好。

 很多人背后说陛下的坏话,某家从来不说,因为某家相信自己的眼睛,陛下真的很好,他对百姓,对自己,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