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219,汉灵帝的神之一手(2/3)

>  只不过,陈元总是仗着自己刘备四弟的身份,让戏志才多干活罢了。
  这并不妨碍两人的交情。
  此时听到陈元竟然说出这等犯忌讳的话,戏志才肯定要补救一下的啊。
  陈元知道戏志才的意思,冲戏志才笑了一笑,示意没事。
  陈元当然不怕了,陈元早就跟刘备交流过很多次了。
  而且他相信刘备不会因为这个与他产生什么芥蒂的。
  刘备这个人,其他不说,但就心胸开阔这一点,那是没得说的。
  只要你不背叛,说再难听的话,刘备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比如说刘巴。
  这家伙在历史极度瞧不起刘备,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可是刘备呢,孜孜不倦的想把刘巴给弄到自己麾下,最后终于得逞了。
  刘巴投入刘备麾下之后,刘备对他很是重视,也并没有因为刘巴以前说过自己的坏话而怎么样刘巴,刘巴最后做到了尚书令,还得以善终。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咱昭烈帝的心胸那绝对是合格的。
  刘备插了一句道:“志才先生不必如此,今天大家尽管畅所欲言,备洗耳恭听,绝不会因言而罪,还请诸位先生放心。”
  刘备这是在给陈元兜底了。
  听到刘备这么说,众人在感慨刘备心胸开阔的同时,也不由的为刘备如此重视陈元而有些嫉妒。
  可是,嫉妒也是白嫉妒,陈元与刘备的情谊非一般人能比啊。
  人家是相交于危难之时,陈元对刘备不仅有辅弼之功,更有兄弟感情。
  嫉妒是没什么用的。
  既然刘备这么说了,众人也就放心了心中的顾忌了。
  戏志才说完之后,田丰便开口道:“子初,你说如今天下有景帝时七国之乱之景象,依据何来?”
  陈元看向田丰:“元皓先生,你可知黄巾之乱后不久,天子就下诏地方可以召集义兵平乱?”
  田丰点点头:“自是知道,主公也是因此与子初和关将军、张将军相会,聚集了五百义勇,从而一平幽州黄巾,二平北海黄巾,三平冀州黄巾,铸就了不凡功业。”
  陈元点点头:“主公之发迹便源于这义勇平乱,诸公以为然否?”
  陈元这话是没错的,要是没有这道诏令,刘备也没机会脱颖而出,想要在短短时日之内就成为荆州牧,那可谓是妄想了。
  “其实,天下之乱也就源于这道诏令了。”
  “黄巾之乱固然声势浩大,一时间诸州并起,攻略州县,看似有排山倒海之威,然一旦朝廷大军进发,数月之内便将这百万黄巾之乱给扫灭了,余者已不足为虑,考虑者便是经此一乱,地方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军事力量,助我以为单凭朝廷的几万北军还能震慑吗?”
  好家伙,陈元今天说的这话,句句都是让人听着浑身发毛啊。
  只不过他们是发毛,诸位小家伙就很兴奋了。
  这种干货,他们哪里听过。
  初听十分震撼,感觉陈元在大言惶惶。
  可是细细一分析,却发现,陈元说的非常对啊。
  “我们不说其他人,单就说我们荆州,如今已有五六万的军队,而且久经操练,甚至很多人都见过血,已经可以说是老兵精兵了,假设我们荆州现在揭竿而起,你觉得单凭朝廷几万北军能够灭得了我们吗?就算朝廷不顾一切的灭了我们,到时候北军肯定损失惨重,还有力量去对付其他地方的势力吗?”
  “比如说刘璋的父亲刘益州,公孙续的父亲公孙将军等等。”
  公孙续一听陈元说自己的父亲,顿时不干了。
  “先生此言差矣,我父亲一向忠于王事,平灭北蛮,其功在社稷,怎么先生一说,感觉我父亲要谋反似的。”
  陈元似笑非笑的看向公孙续:“公孙续,你父亲之心你真的知道吗?”
  公孙续看到陈元的表情,不由一愣。
  他不由得开始深思,难不成父亲真有不臣之心?
  公孙续不说话了,刘璋不愿意了。
  说实话,刘璋性格虽然懦弱了一些,但是对于自己的父亲,刘璋还是非常崇拜的。
  刘焉这个人在东汉末年算得上是一个人物。
  也是最早开始显露不臣之心的人物之一。
  他之所以选择益州,就是看中了益州独特的地理位置。
  而且他看清楚了当今天下的形势,所以在益州积蓄力量,一旦时机合适,刘焉必定会称帝的。
  只不过,天不假年,他没有等到称帝的时机。
  继承他位置的刘璋性格又有些懦弱,甚至都被下面的大臣快给架空了。
  到最后,益州的基业白白便宜了刘备这个同姓兄弟。
  蜀汉之所以能够以两州半,到最后以一州半的地盘对抗魏国和吴国,固然有各种人才的努力。
  但是刘焉积蓄的实力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刘焉可是早早的就跑到了益州去的。
  除了一开始跟张鲁有过交兵之后,益州之后就再也没有太大范围的战争了。
  几十年的积蓄力量,使得当时的益州已经成为天下少数人口众多的大州了。
  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