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220,纵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2/3)

就是勉强维持了益州百姓的生计而已。
  算得上是一位志大才疏之辈了。
  刘焉被否了。
  荀攸继续道:“子干公,海内大儒,文武皆能,朝廷干臣,可为英雄也。”
  这个陈元不得不赞成。
  卢植此人确实可以算得上英雄了。
  “公达此言甚是,子干公乃主公恩师,品行能力绝对当世顶尖之辈,说子干公是英雄那是一点错没有,主公跟子干公乃是师徒,师徒都为一州之主,也是一时佳话。”
  “只不过,有一点,子干公定然不会成为一方诸侯的,一旦洛阳有变,天子必然召子干公入京坐镇,到时冀州之主为谁夺去,那可就不好说了。”
  众人尽皆点点头。
  陈元说的没错,像卢植这等国之干城,一旦京师有变,天子必然会召卢植入京。
  有卢植这样的大臣在京师,可以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卢植本身威望就非常之高,不管是军中还朝中,卢植都有不俗的威望,况且刘备还是他的弟子,以冀州和荆州两州之地为底气,卢植说话谁敢不听?
  说真的,卢植出任冀州牧这是陈元没有想到的。
  只不过,当知道卢植出任冀州牧之后,陈元心中就有了些许谋划。
  也许,可以以此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当然,这都是以后要谋划的事情了。
  荀攸想了想继续道:“大将军何进,开府建牙,掌天下兵权,可为英雄。”
  “何进借元舅之资,据辅政之权,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虽好善虚己,贤士归心,亦非英雄也。”
  “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之后,门多故吏,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以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可为英雄也。”
  袁绍这个时候的名声已经很大了。
  而且年轻时期的袁绍的确算得上是青年英杰,天下豪杰之士皆非常仰望他的。
  “袁本初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虽可成一时之业,然必为人所擒也,非英雄也。”
  “袁术袁公路,四世三公之后,以侠气而闻,可为英雄也。”
  “袁公路勇而无断,喜为大言以诬天下,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既不能得人也不能用人,非英雄也。”
  荀攸连说几人都被陈元给否了,心中不由有些不快。
  恰好看到了马超、孙策和曹昂以及公孙续,心中不由一动。
  “孙坚孙文台可为英雄否?”
  “文台勇烈,江东猛虎,其性阔达,好奇节,军功颇盛,必成大业,可为英雄也。”
  “马腾马寿成可为英雄否?”
  “马寿成北备胡寇,东备白骑,待士进贤,矜救民命,可为英雄也。”
  “公孙瓒公孙伯圭可为英雄否?”
  “公孙伯圭勇猛豪迈,威震边疆,保北地之民不受胡人侵害,可为英雄也。”
  公孙瓒这个人虽然性格有缺陷,但是客观的说,他喜欢杀胡人,保护了北地边疆的百姓不受胡人侵害,委实可以说是一个英雄了。
  公孙瓒的喜好便是,开心杀胡人,不开心也杀胡人。
  反正有事没事,杀胡人就对了。
  因此,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威震北疆。
  从陈元来看,公孙瓒比袁绍要强得多。
  袁绍这家伙为了争雄天下,甚至跟胡人相勾结,这种行径在陈元看来,与汉奸无疑。
  不管汉人如何争雄,那都是自家兄弟打架。
  即便是打死了,那也是自家人的争斗。
  你特么勾结胡人算是什么事?
  就凭这一点,陈元以后绝对不会让袁家好过的。
  最好的结果就是发配蛮夷之地,比如澳洲、美洲什么的,你们好好的给我开荒去吧。
  不是喜欢蛮夷吗,那就一辈子跟蛮夷为伍吧。
  “曹操曹孟德,可为英雄否?”
  听到荀攸最后说到了曹操。
  陈元不由的有些感叹。
  这些世家之人真的是太聪明了,他们的眼光真的太绝了。
  现在才什么时候,诸侯讨董都还没开始了,他们便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些未来的诸侯了。
  荀攸今天能够说出来,就代表了很多东西了。
  起码说明,这些人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袁绍袁术进入他们的视野这不奇怪。
  因为袁家早就在布局了。
  曹操和孙坚进入他们的视野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曹操和孙坚连一方诸侯都算不上,连根基之地都还没有呢。
  孙坚这个时候还在凉州跟羌人干架呢。
  曹操虽然是济南相,可是按理来说也进入不了他们的视野才对。
  结果呢,人家早就在考察了。
  这说明世家豪强早就开始准备后面的事情了。
  同时这也说明了汉灵帝的眼光之高绝。
  也许是黄巾之乱给了他最后一击。
  因为黄金之路之所以可以有这么大的声势,这里面要是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