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二百四十四章 跃跃欲试(1/3)



  不管是分尸案,焚尸案,或者白骨案,凡是用到法医人类学的,查找尸源都是破案的关键。

  也就是关键的“他是谁”的问题,是解决此类案件的基础。

  普通的基层法医,就跟基层医院的医生一样,基本都是依靠仪器设备来做鉴定的。

  当然,高端的法医也不是第一时间就起锅烧水的。

  正常来说,DNA走一遍,指纹试着取一下,要是都没有,就找有没有特殊标志如指纹,医疗标志如钢板钢钉等。

  如果有法医可以传授相关经验的话,一般认为,普通人在正规打医院打钢钉是最有效的身份证明。

  钢钉的伤害小,隐蔽性也强,被人杀死以后,法医随便找找就能找到标记,而凶手因为缺少设备,又有骨肉隔着,容易忽略。

  而钢板和假体的问题是一样,隐蔽性差了点,做的手术也比较大。

  纹身或者疤痕的隐蔽性就更差了,凶手认真一点的,估计都会单独剜下来。而且,他们都不能用于正向的搜索。

  牙齿记录在美国很好用,在国内效果一般,也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数据库,无法正向搜索。

  所以,在国内,牙齿记录可以用来做确认,但想通过牙齿来找人,达成他是谁的任务,还是比较难的。

  倒是头部的钢板通常是有编号的,也不容易被发现,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抵挡杀手的一次钝器攻击。

  风险在于脑袋容易被人整个端走,就像是被发现的第一具散落的尸体那样,颅骨怎么找都找不到,多半是被凶手单独处理了。

  ——分尸者总是喜欢单独处理脑袋,有些还经常埋在自己家里,像是一种东西方通用的魔怔似的。

  总体来说,基层法医在尸源鉴定方面,主要就是这三板斧。

  再要额外加一招的话,还就是尸体身边的东西了。

  死者生前穿着的衣物,使用的物件,还有现在,就是跟死者一起倾倒的垃圾。

  若是以现案的标准来看,这些垃圾的价值就很小了。

  但对于积案来说,小的可怜的信息,也是信息。

  首先被江远扒拉出来的,是一些包装袋和饮料瓶。

  王澜道:“我来记时间好了。”

  “好。”江远将这些容易有时间标注的垃圾堆给了王澜。

  与此同时,他还分离出了一些有机物,并将一些还能分辨的东西,比如鱼骨头,猪骨头之类的,放到了一边。

  理论上,若是有未烹饪的骨头,还有可能提取出DNA的。至于有什么用,那就看情况了,最起码,DNA是一对一的证据,精确性也高,还是很有价值的。

  除了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一些湿垃圾以外,一些纺织物和纸张,也被江远额外的分离了出来。

  这些东西同样可以用来证明尸体的来源。不一定是时间的,也许是地点的。

  若是能够确定哪几件衣服,或者纸张是来自于哪个垃圾桶的,那再寻找周围的失踪者或死者,也是会变的容易的。

  当然,所有这些前提,是垃圾与尸体是一波来的。

  如果不是的话……

  那就只能继续去分析尸体了。法医人类学yyds!

  围在跟前的法医们,平日里也会做类似于江远这样的活计,但看江远做的又快又好,分类也是特别清晰,就像是常年做垃圾分类的老手一样,众人自然而然的就打起了辅助。

  反正就是分类垃圾的事,谁也不想抢这个活。

  至于具体怎么解析垃圾,每个人也都有些自己的心得。

  事实上,大部分的法医都会有一点尸体以外的擅长点。

  比如说,大部分的法医都会有点时尚敏感性。因为你得写报告,而报告里,得详细的描述尸体的穿衣打扮。

  那辖区里死的人,除了有穿着朴素的劳动人民,也有穿着时尚的劳动人民。什么深色圆领披肩无袖收腰连帽包臀裙之类的。

  只要时尚人士死的够多,再直的法医都能变成时尚小达人。

  可以想见,巴黎和米兰的法医们,在时尚方面的见解一定是不弱的。

  若是做的够久的话,说不定还能写点时尚死亡考之类的著作。

  牛法医则是非常擅长分析纸张的。

  用擅长一词还不是很准确,准确的描述应当是,他对纸张的类型和准备特别熟悉。

  牛法医尤其熟悉的是生活用纸,也就是纸巾、抽纸、面巾纸、厕纸这一类的。

  这主要是他曾经在一片治安较弱,产业结构格外偏向线下娱乐业的区域里工作,常年从废纸篓里捞纸巾,检验精斑什么的。

  做的多了,是GB/T  20808-2011的纸巾纸,还是GB/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