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很长一段时间了。
不过,朝鲜上下似乎是高估了朝鲜官军的战斗力,他们全然忘记了——或者说是选择性忘记了壬辰战争中三个月沦陷大半国土,以及两次胡乱中被清军吊着打的过往,很乐观的以为他们的官军能够消灭在朝鲜境内的第一镇。
陆地上的战斗不关李安的事情,在听到副手的询问后,他沉默了片刻,说道:“让弟兄们集结起来吧,军令如山,我们必须要遵从朝廷的指示行事。”
“是。”副官行了一礼,答应下来,随后转身而去,向手底下的水兵宣布统制使的命令。
很快,水军营内的士兵们便被集结起来,港口内鼓锣声震天,水兵们纷纷从营房内跑出来,登上战船,他们茫然的看着宣读命令的军官,不清楚突然去釜山港是要做什么——在抵达釜山之前,上面并不准备将开战的消息透露给手下的士兵,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向外透露消息,又或是跳船当了逃兵。
不过,虽然上面的人没有透露消息,但这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在船队驶离军港,向前往釜山港的航线开去后,关于与夏军开战的事情就在船队中流传开来。
水军中的士兵大多是曾经有过与夏军并肩作战的经历,因此他们自然明白夏军的强大,在确定这个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后,水兵们就开始恐慌了,他们开始集中在甲板上闹事,要求上头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李安一开始并不准备出面,他没想到消息居然会这么快被泄露出去,当即震怒,要求各船主事封锁消息的流传,希望能够通过冷处理来让事件平息下去。
然而事件的发展并没有按照李安所想的那样平息下去,水兵们非但没有冷静下来,反而闹得更欢了起来,他们中更多人聚集在甲板上,要求统制使出面解释,此事愈演愈烈,甚至让船队都因此陷入了停滞,停在海面上没有继续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李安只好出面,他向水兵们承认了与夏军开战的事情是真的——这没办法隐瞒,就算能够隐瞒一时,等到了釜山港被下令向军港进攻,那水兵们肯定会认为自己遭到了欺骗、背叛,因此而闹出更大的风波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与其这样,倒不如趁势向水兵摊牌,承认这个消息的真伪,至于是否要继续前进,那就要看水兵们的选择了。
正如李安所料想的那般,在他出面承认后,水兵直接炸开了锅,人群一片哗然,他们要求船队调头返航,拒绝与强大的夏军开战。
一部分还能听从命令的水兵见状,担心他们会演变成哗变,下意识拔出了腰间的佩刀,亦或是将黑洞洞的鸟铳铳口对准这些聚集起来的水兵,他们的动作刺激到了后者,水兵们还以为上头是准备用武力镇压他们,也跟着拿起了武器。
李安见状,连忙出声安抚受到刺激的水兵,勒令手下的士兵收回武器,面对将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水兵们,他斟酌片刻,说道:“弟兄们,我比你们更清楚夏军的强大,但这是朝廷的旨意,军令如山,我们食君俸禄,就应该为君分忧,我无法拒绝。”
“但这明摆着是让我们去送死!我们不能接受!”
一名士兵高声喊道。
“对,我们不能接受!”
其余士兵也跟着大声嚷嚷道。
李安预料到了他们的反应,他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的神色,道:“我如何不知道这是在送死,但你们要想想,我们的家人都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若是我们违背军令,你们认为远在家乡的亲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一提到家中亲人,水兵们就哑了火,他们着实没想到这一点,他们要是违抗军令拒不出击,他们的家人很有可能遭到朝廷的毒手。
见水兵们陷入沉默,李安继续说道:“违抗军令的下场你们知道了,可要是按照朝廷的军令行事,我们虽然战死了,但我们的家人都能得到朝廷发出的抚恤金……”
他话还没说完,很快就有士兵反应过来,他打断了李安的话,喊道:“夏军如此强大,朝廷怎么可能挡得住夏军的攻势,要是朝廷灭亡了,我们的抚恤金又应该让谁发?难道让夏人吗?他们不去追究我们的亲属的责任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对啊对啊,不能与夏军开战。”
其余士兵附和道。
“左不行右不行,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吗?”一名士兵悲戚地喊道。
“投夏军去!”又有一人喊道。
“你疯了!投夏军去,朝廷要是知道了肯定会灭我等满门!”另外一名士兵当即驳斥道。
“那你说我们要去哪?”那人反问道。
“我们谁也不投!”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我们有船有人,哪里不是我们的容身之所,往北去,北边虽然冷,但夏军肯定不会追到那里去,朝廷不知道我们的行踪,也不会贸然拿我们的亲人怎么样,我们也没有得罪夏军,亲人也不会遭到波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