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东南亚之王

第三十二章 取名废3(2/3)



一进试验场,就看到一门火炮立在那里,炮架很简陋,炮栓也是老式的,看样子是仿造的德式钢炮,结合英国舢板炮做了些改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刘一鸣在意的是炮管的加工能力,虽然机械条件到了,但是加工条件明显还不行。

“这门炮是三寸炮?”刘一鸣比对了下口径,问道。

“是的,我们考虑了许久,最后认为三寸炮可以炮弹通用,减小后勤压力!”钱进,第一批进入刘一鸣团伙的人,当时学机械的他学了化学,搞光气,后来又进入硝酸工厂,最后找不到化学人才的许辉,抓去负责苦味酸的生产,直到刘一鸣完全获得权利后,他才能搞老本行。

后来干老本行发现不得劲儿,来了兵工厂加入火炮研制组。

这次75炮就是他负责。

“试射过吗?”刘一鸣问道。

“已经打过一个基数了,炮管没有问题,炮栓气密性先天不足,我们加工能力也有限,只能制造这种。”钱进说道。

“这门炮的参数呢?”刘一鸣问道。

“类型:山炮,重量:放列重量650公斤,行军可以拆开成四个部分。口径:762,最大射程4250米,炮管长一千六百七十毫米(l22),高低射界-8到+25度,水平射界4度,发射三寸舢板炮炮弹,射速15发/分,炮弹初速380/s。”钱进自豪的回答道。

确实,在75炮的领域里,在法国小姐登台之前,这也是不错的炮了,除了射程低一点,但是这是山炮,而且炮栓还有问题。

但是问题是现在手里的山炮很快就会过时,弹簧液压制退技术很快会被应用在火炮上,真正的速射炮即将出现,而泗水已经利用硝化纤维制成了无烟火药,也就是b型发射药,还在试制新的发射药。

合成氨工厂建成后也会改变现在苦味酸装药的方式,现在的钝化苦味酸因为不稳定性,生产和储存极为不安全,限制了产量,三年前,诺贝尔已经发明了一种廉价且稳定的炸药,特强达纳炸药,刘一鸣准备以这个作为填充物,研发新的炮弹,三硝基甲苯工艺比较复杂,要求比较高,现在还比较昂贵,刘一鸣只做技术储备。

所以说,这一门炮可能也就这一门,已经全面落后了,现在样炮出来了,还要改进定型,这就要做一年半载的,要大规模生产的话,还得一段时间,然后刚列装,就过时了。

“很好,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生产大炮的能力了,距离打败荷兰人,又进了一步!”刘一鸣还是鼓励道。

“不过这门炮我暂时不打算生产。”

“为什么?”钱进疑惑的问道。

“怎么了一鸣?”许辉也问道。

“你们都是搞军工的,无烟发射药我们已经制作出来了,知道吧?”刘一鸣说。

钱进和许辉一下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吗?这门炮白做了!”钱进心里很难受。

“并不是,我们现在做技术储备!顺便也是锻炼工人。”刘一鸣安慰道。

“之后你们小步慢跑,同时试制大口径炮,大口径炮弹,主要考验生产加工技术。”刘一鸣说道。

“另外,欧洲已经在实验液压弹簧复进技术,一旦完成,这就是火炮的一次革命,接下来你们论证和实验一下管退炮的可能性,我会给你们一些参数和技术思路,你们尝试着制作一下。”刘一鸣害怕他们套在架退炮上,泗水可没有欧洲那么多实验室,可以科学的寻找成功,再说了,有金手指不用是傻子?

只是目前还没有到需要陆军管退炮的时候,先给点技术思路,一方面锻炼一下研究员和技术员,一方面让他们能够培养一下团队协作的能力。实在是点不出来,刘一鸣在给他设计图。

刘一鸣选已经好了一款炮,克虏伯1904型75毫米山炮,优点是轻便,分开四匹马就能运输,放列重量421公斤,有效射程五千米,最大射速6/分。

炮长一米八,宽七十四厘米,高六十六厘米,十二倍径,小巧轻便,非常适合东南亚地区使用,另外,刘一鸣还在考虑少量生产九二式,九二式生产不难,只是对工艺的要求不低,当然也就是刘一鸣可以说说,材料学上,刘一鸣站在后世的肩膀上,泗水已经远远把世界甩开,现在问题关键是工艺和工业体系。

九二式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轻便,特殊情况甚至可以拆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