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谋逆案。
听闻主犯太子妃在被压入大牢后的第二天就畏罪自尽了,宣德帝不禁冷笑连连。
事情的真相如何,太子早就在他的病床前,斗了个干干净净,看似昏睡的宣德帝听得一清二楚,根本不屑于再听太子的任何狡辩。
之所以派人去审理这个案子,是因为宣德帝不想放过参与这件事的每一个人,他要肃清太子一系的所有势力,将太子一系的官员从小到大,连根拔起。
在此期间,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分别从东北、鲁南、西南三处风尘仆仆赶了回来。
三人跪在宣德帝面前请安谢罪,直言他们误以为李俏俏是假勤王、真叛乱,这才会外出寻找援军。
“儿臣该死,没能守护在父皇身边,请父皇责罚。”
宣德帝醒来后不久,就从多方渠道了解了所谓“叛乱”的整个过程,分析完时间轴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哪里还能不明白这三个兔崽子打的什么鬼主意。
无非是想借李俏俏的手灭了太子,没了太子这块拦路石,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拥兵为王,然后再打着董家正统的旗号夺取江山。
思路没错,如果李俏俏是真谋反,他们这招确实能起作用。
将来天下几分,群雄逐鹿,指不定就有他们其中一个。
但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董氏帝王,宣德帝的立场让他对他们欣赏不起来。
外敌入侵,他们竟还鼠目寸光地惦记着内斗。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不惜让大丰陷入四分五裂的可能。
他们可还记得自己的姓氏?可对得起自己的皇子身份?可配得上享受了三十多年的荣华富贵?
宣德帝对他们失望透顶,尽管表面上,没有对他们实施任何惩罚,但他已经决定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要将他们的羽翼一一剪除,让他们做一辈子的富贵闲人。
如果用最简单的成王败寇的道理去理解,显然,他们已经输了,在宣德帝这里,他们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一切可能。
经此一事,成年皇子几乎被一网打尽,宣德帝又要重新挑选、培养新的继承人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宣德帝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李俏俏又何尝不是。
只不过散养了一年多,孩子们的成长就出现了分化,思路、追求、信仰……开始变得参差不齐。
这次,太子作乱,李俏俏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参与了进去。
三个儿子分别站了太子、大皇子、五皇子的队,两个女儿则是加入了太子和三皇子的阵营。
李俏俏虽然人不在京城,但每个孩子身边都有她的眼线,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李俏俏基本能知道个七七八八。
她去西北前给每个孩子都去了封信,让他们尽快离开京城。不曾想,他们五个知道后,竟将消息透露给了太子等人,让他们对其他兄弟姐妹展开了拦截。
好在李俏俏有所防范,特意晚通知他们三天,他们五人接到消息时,其他孩子早就带着行李和仆人跑没影了。
这种类似手足相残的叛徒行径,在李俏俏这里绝对是零容忍。
出宫后,她回到自己的宅邸,第一件事便是召回所有儿女,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予他们五人最严厉的惩罚——将他们从族谱中除名,然后赶出家门。
其实,对于李俏俏这三十多个孩子,除了李俏俏这个当事人、宣德帝、全公公和杜太医,其他人心里都是一肚子猜疑。
因为他们里面有的面带胎记,有的天生残疾,对于他们的来历,大家心知肚明。
那那些身体健全的呢?
二三十个里头,总该有那么几个是亲生的吧。
于是,皇子大臣们就从这里面扒拉,心想只要能找到那个亲生的,总能搏得李俏俏的三分情面。
比如太子,他很早就勾搭上了老二袁潮和老五袁媛。
袁潮和袁媛两人序齿挨得很近,关系较好,接到太子抛出来的橄榄枝后,兄妹两个一番合计便上了对方的贼船。
在他们视角中,袁潮为臣,袁媛为妃。
一个前朝,一个后院。
两人想的很美——
将来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