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淑雪及笄了,宁真逸早就准备好的整套头面终于可以送出去。好吧,他就是恶趣味,想看亲爱的雪雪变脸。殷淑雪果然黑了脸,宁真逸却狡辩道:“亲爱的,不管你喜不喜欢,总要准备一些撑场面的东西呀,否则需要见人的场合,没有合适的首饰,很没面子哒!别人会怀疑镇国公府是不是养不起女儿哒!”
宁真逸说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殷淑雪来锦丹城的时候确实匆忙,很多东西都没带。殷淑雪勉强接受了宁真逸的礼物,宁真逸就趁机给她介绍了一番。
这套头面是系统出品,千抽掉落的,上面镶嵌的宝石有增加魅力、智力、敏捷等不同的效果,而首饰本身,各有特殊用途。起码如果殷淑雪遇到事,可以拿部分发簪当暗器打人,也可以从另外一些发簪里取出预先准备的各种药物使用,甚至还有一支发簪里存放了纸条和细炭笔的,这些东西足以应对大部分情况了。这样一套发簪全插到发髻上,能做出一个扇形,别说,还挺别致。
这种时候,身为女性的优势就显出来了。起码宁真逸如果往自己脑袋上插一整排的发簪,一定会被当作变态。
殷淑雪听完宁真逸的介绍,明白了他是在为自己谋划,不再郁闷,高高兴兴地接过首饰,还赏了宁真逸一个亲亲。她没有系统,虽然殷华清也给了她很多技能,但没有趁手的武器,十分的功夫发挥出来也只剩下三分。有了这一套头面,至少她遇到突发情况,也有应对之力,不必被动挨打了。
七月,在某一场锦丹城富户举办的赈灾捐款活动上,殷淑雪当众把宁真逸扑进了观赏湖里,宁真逸挣扎着把两个人都捞上岸时,两个人的身体是湿漉漉地贴在一起的。事后,殷氏的族老上门,以势压人,强迫宁真逸答应娶殷淑雪,宁真逸“被迫”答应了,两家就此匆忙定了亲。
锦丹城对宁真逸有想法的姑娘们听说以后,恨得扯破了手帕。
这种劲爆八卦,很快被参与宴会的夫人、小姐们说给了自己的小姐妹们听。桃色八卦总是传得最快的,很快,西京城里也知道了:可怜的宁秀才终究还是没有逃过西京二混的魔爪,被迫与殷二姑娘定了亲。
事后,宁真逸找到殷淑雪,说为了两个人能在一起,殷淑雪牺牲良多。殷淑雪却回答:“上辈子是你追我,这次也该换我追你。至于别人怎么看我,很重要吗?”把宁真逸感动得不行,凑过去抱抱,趁机揩了不少油,最后被一脸嫌弃地拍开。
七月底,夫子们找到宁真逸,说他的学识已经很不错,参加乡试,很大希望能考个极好的名次,甚至有可能中解元,建议宁真逸参考。
宁真逸本来就打算参加今年的乡试,顺势答应了下来。而且,宁真逸的目标本来就是解元,没考出个解元都算失败。关于科举,他的终极目标是连中六元。
自科举制度诞生以来,还没有人连中六元过呢,若是能连中六元,那进入官场的初始声望就会很高,仕途也会相对顺利。
古代多文盲,考中状元就能被当做文曲星下凡,那连中六元的状元……
像柳怀书院这样的大书院,有一个好处就是,考前所有的报名手续都不需要你亲自上,书院都会替你办妥,简直比学子们的亲爹都要贴心。
宁真逸答应参加乡试之后,很快收到了书院府衙下发的“准考证”。
进贡院之前的验身环节,各场考试都没什么区别,五个考生互保,再请同府城的举人认保,宁真逸找了这次准备一起参加乡试的同窗互保,又一起凑了些财物请书院的夫子出面认保。
八月上旬,宁真逸早早和同窗们来到了贡院门口。虽然贡院的大门,卯时才开,可又有哪个考生敢卯时才到?已经有很多人等在那里了。
卯时,贡院的大门打开了,考生们骚动起来。门内走出了一批大兵,拦在贡院门口开始验身。就是走互保和认保的环节。这一环过了,接下来要搜身。
里面的场地被人用五个黑布围起来,五个考生分别进入,里面有两个大兵,一个负责搜身,一个负责搜考生带的东西。
宁真逸带的食物全是事先烘干的肉脯、菜干、大米等,所有的食物都是用琉璃罐子装的。一个大兵把食物倒出来,一目了然,根本没地方藏东西。至于笔墨纸砚,这些东西考场内会提供,考生一律不许带。
那个搜身的大兵,会把考生的发髻解开,亲自给考生梳通头发,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在头发里藏小抄。当然,大兵们那动作就别指望能有多温柔了。宁真逸的发质极好,乌黑柔亮,发簪一抽下来,头发就自然散开、垂下,看呆了旁边的大兵。幸好他们很快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