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了一次,而且他身边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大部分道具都派上了用场。宁真逸身边就那么几个人,有些东西,即使有用,也根本也不知道要给谁用。更何况宁真逸前后一共抽了两次……
这就导致,殷华清从宁真逸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道具,而宁真逸没有。
殷华清用不上的东西,宁真逸也用不上。所以什么武功技能书也好、制式武器也好,都是殷华清估算了积分之后,打开自己的系统商城,让宁真逸在额度之内随便买的……
但殷华清的系统能给宁真逸带来的帮助还是十分有限。最天价的那些东西,即使打了个01折,依然是天价,倒是相对普通、常用的东西,因为这一番跳楼大甩卖而变成了杂草价——四舍五入等于白送!
只有特形武器相对贵了一些。它们有的是一把伞、有的是腰带、有的是乐器、有的是首饰……
单独取出一个小型空间,把技能书和制式武器都装进去,交给寒云,宁真逸拉着殷淑雪关上门,开始分赃,啊不是,是开始打理行头。
光是伞就有五把,有两把是男人用的素面大伞、三把是女眷用的各色花伞,腰带们有的是鞭子、有的是软剑,乐器有能吹出飞镖的笛子、藏了琴中剑的古琴,至于那些首饰,那就花样繁多了,什么能藏药粉的珍珠钗、能当长钉的蝴蝶簪、能当弯刀的项圈等等等等,连一个小小的耳坠,摘下来都能当做石头打人。
搞这么多首饰,是考虑到作为女眷的殷淑雪,不可能每天穿同一套衣服出门,日常配饰不更换的话,很容易让人起疑。
宁真逸和殷淑雪两个人,这次真的武装到牙齿了。
倒也不是宁真逸被害妄想,主要是他跟着殷华清干的是要杀头的事,不趁早把自己武装起来,等皇帝察觉了什么,要对他们下手的时候才想起来要武装自己,那基本上就凉了呀。
总而言之,这一次,殷华清获得了巨大的加强,宁真逸获得了可以投入使用的暗卫,大家都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殷华清虽然是镇国公的孙子,但他没有爵位,算是白身。
勋贵们爵位的传递,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最常见的,老国公去世了,身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儿子受封成为新的国公,然后新国公的儿子成为世子。第二种也不算少见,老国公老了,想要退休,向皇帝提出申请,自己退休了,要把国公的爵位传给儿子。
一般来说,如果皇帝同意了,会顺手把新国公的嫡长子封为世子。这算是约定俗成的做法,并不是必须这么干,只是,如果没有封新世子,那……这里面的含义可就多了。
镇国公向皇帝提出好几次申请了,说自己老迈,想要安心养伤,不能为国尽忠,不愿意忝居高位,希望可以把镇国公的爵位传给唯一的儿子。
皇帝每次收到这种申请,都会放下身段,亲自跑去镇国公府,拉着镇国公表演一段:“我爹死得早,全凭叔叔照顾,晚辈才能有今日,希望叔叔看在我爹的份上,多照看照看我这个孩子吧!”的戏码,顺便还要流几滴眼泪。也不想想自己都一把年纪了,再扮嫩有多令人犯恶心。
但皇帝不是无缘无故不让镇国公退休的。里面的弯弯绕绕挺多,简单地说,就是一旦镇国公退休,现在的镇国公世子成了新的镇国公,那按照惯例,就要封殷华清为镇国公世子。如果不封,那傻子都知道皇帝对镇国公府不满了。
世子们作为法律承认的爵位继承人,他们有权利给自己招揽上限为一百人的护卫队,还可以招揽门客。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但皇帝最在意的主要是这个。
皇帝忌惮殷华清,不愿意让他名正言顺地上位。不能名正言顺地上位,殷华清就只能在京中当一个闲散纨绔。玉公子再如何名满京师又怎么样?他仍然只是个白身。
而一旦镇国公退休,镇国公世子上位成为新的镇国公,那么皇帝就得顺手让殷华清成为镇国公世子。到那时候,老镇国公威望尚在、新的镇国公拿到了权柄、新的镇国公世子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始发展自己。以殷华清在京中的名望,只怕追随者排成队,能在京郊绕三圈!皇帝光想想这个未来就感到窒息。
镇国公对大昭的功劳大得过分,建国后又一直安安分分从不惹事,就算皇帝想污蔑镇国公府谋反,那也得有人肯信啊!否则,随便乱来,败坏的就是皇家的名誉。毕竟,若镇国公真的想谋反,那建元帝根本登不上皇位。
不能解决掉镇国公府,就只能稳住他们。这也是皇帝每次见镇国公申请退休,都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跟镇国公哭的原因:他必须让大家都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