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乡下小子

第93章 再次被贬(2/3)

:宁员外郎,年轻有为——二十岁的六品官,全大昭也就那么几个、人品过硬——能从天牢里全须全尾地出来,那肯定啥事都没犯!

很多人出于好奇,跑去看宁真逸写的话本子,江湖夜雨的名号,又爆火了一次。

听说连躺在启元宫里的皇帝,闲来无事还要人念《仙途》给他听呢!

懿王准备了半天的手段,还没来得及用上,眼睁睁看着宁真逸不但没事,反而还受益了!气得一口老血往肚子里咽。默默让人去告诉自己的宝贝妹妹,宁真逸出狱了。

是的,这次的事件就是懿王策划的。

礼部侍郎是宁王一系的人,五公主从礼部侍郎写的十几本诗集当中,处心积虑地找出了那么一两句,为了押韵忘记避讳的诗句,然后刻意曲解,去皇帝面前煽风点火,这才使得皇帝大怒。

这个案子前前后后查了快半年,等开春了以后,刑部和大理寺才把所有涉案官员查完。总而言之,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官员是啥事都没有,全须全尾地出来了,剩下三分之二的人或多或少都犯过事。

皇帝知道了以后,火冒三丈,下令犯案人员罪加三等,相关人员一律贬去边境。

“哦,朕没事的时候你们一个两个老老实实,朕一生病,你们就出来闹事。是不是盼着朕早点死啊!”全然没想过这些官员在做那些事的时候,皇帝还好端端的,不过是如今才东窗事发罢了。

然后倒霉催的宁真逸,又一次被贬了。确切地说,跟礼部尚书有过来往的,通通都被牵连到,即使没犯事,也全部都进入被贬名单。

礼部尚书为官多年,有关系有来往的人怎么会少?所以这次受到牵连的官员实在不少,朝堂一下子空了快一半。殷华清趁机往一些关键但不怎么起眼的位置塞了不少人。

吏部那边忽然收到几十号人贬谪的要求,每天忙着核对官员祖籍,确认哪些人不能往哪里调动,还得从地方官名单里找空缺。另外,被贬官员自己私底下也会偷偷给吏部的人塞红包,活动一下关于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的事情。如此一来,整个吏部上下,每天忙得不得了。

这次被贬,宁真逸选了海宁州。

大昭那么大,又不是只有北方叫做边境,南边也是边境嘛!

调令下来,宁真逸被调去海宁州水关郡,就在常博郡旁边。而且吏部给的赴任时间只有半个月。

宁真逸没有犯错,只是被皇帝迁怒,不可能降低官职。相反,因为他能力突出,有个上司告老还乡之时,宁真逸被顺带着升了一级,如今已经是五品。此次被贬,宁真逸被吏部任命为五品郡守。

时间尚算宽裕,宁真逸一边让人帮忙收拾行李,一边找殷华清查资料,准备赴任。

这次去水关郡,殷淑雪不会随行。

海宁州水关郡可不是番禺城那个穷乡僻壤,水关郡那地方虽然偏远,却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得很。牡丹花集团早就在那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了,自然也不需要殷淑雪去开荒。殷淑雪不会去,嘟嘟自然也不可能随行。宁真逸只带了宁福和寒云新训出来的几个暗卫。

在京城待了一年,宁真逸可谓是鸟枪换炮。

那会儿宁真逸从殷华清处兑换了一大批技能书和武器,送去寒云那里。寒云训练的那一批小盆友原本就有几个差不多可以派上用场了,拿到了技能书之后,集体武功暴涨。半年过去,如今个个武功融会贯通,都被安排了工作岗位。寒云现在训练的暗卫,都是新捡来的一批小盆友了,第一批已经集体毕业。

第一批暗卫共三十人,宁真逸按他们出师的顺序编号。甲乙丙丁,从一排到十。最开始毕业的自然是甲一和甲二。他们俩最开始就是跟着宁真逸的,这次也跟着宁真逸去水关郡。

甲三到甲十,分别跟着夫人和大小姐。乙一到丙二共十二人,三人一组进行轮班,轮流在暗处守卫宁府。

剩下八人,四个人做替补,同样守卫宁府,四个跟着宁真逸走。

六个暗卫,加上宁真逸自己和宁福,再加上两个负责跑腿的小厮,一共十个人。

宁真逸倒不担心宁福跟着自己走了,宁府里没人管,殷淑雪的嫁妆里自有管事嬷嬷。男主人不在,属于男主人的人际往来自然也不可能找到女主人头上,就算真有人没收到消息,跑去京城的宁府找宁真逸,那殷淑雪也应付得来。

宁真逸收拾好东西,半点没拖沓,直接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