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余烬

第107章 长城以北(1/2)

 王佐看着手里的卷宗,又看了看面前这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

 “你就是吴沧海?”

 “罪民吴沧海,叩见大老爷!”

 “卷宗上所记录,你犯的是走私罪?”

 “唉!”

 吴沧海重重叹了口气,说道:“罪民乃是陕西关中人士,十年前,陕西大旱,颗粒无收,罪民无奈之下,伙同乡邻抢了县里富户的粮仓,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拿,一路躲躲藏藏,最终来到泉州,认识了几名走私贩子,便跟着他们出海。出海之后,原来的姓名便不再用了,于是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号叫吴沧海。”

 王佐可不在乎他的的心酸史,他只想知道,这人到底能不能拿到红薯和土豆。

 “无论是何原因,出海走私便是死罪,但是,现在有份大功劳摆在眼前,只要你能找到红薯和土豆,便可将功赎罪!”

 吴沧海眼中露出一丝喜色,问道:“真……真的可以?”

 王佐稍加思索,说道:“你放心,到时候本官会亲自到皇上面前为你请命,至少能免了你的死罪。”

 吴沧海连连点头,然后说道:“大人说的这两样东西,罪民虽没有听说过,不过当初在南洋的时候,见过一种洋人的口粮,我们称其为洋芋,就是洋人种的芋头,其特征和大人所说的土豆有几分相似。”

 “芋头?”

 “对,就是长得像芋头,吃起来却大为不同。”

 “洋芋,红薯,土豆……”

 王佐嘴里念念有词,这个洋芋听起来和红薯土豆没啥关系啊……

 “你再具体说说,这个洋芋有什么特征?”

 “大致上跟鸡蛋差不多大小,表皮是棕色,里面发白发黄,因酷似马铃铛,有人称之为马铃薯……”

 “马铃薯?”

 王佐眼前一亮,问道:“马铃薯,红薯,莫非是不同的叫法?”

 想到这里,立刻打开皇上的亲笔信,细细看起来。

 “红薯,外皮红色,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甘甜可口,生熟皆可食……”

 好像……不大对……

 “你确定表皮是棕色不是红色?”

 “确定是棕色!”

 吴沧海似乎想到些什么,突然问道:“法人方才所说的红色表皮……罪民突然想到另一件东西。”

 “哦,什么东西?”

 “罪民曾在吕宋曾见过一种作物。吕宋是个岛国,多山少田,常患粮米不足,据说是佛朗机人带来一种高产作物,在当地广泛种植,以缓解当地缺粮的现状。”

 “叫什么?”

 “我们一般称之为番薯。”

 “番薯?”

 王佐感觉头大,红薯,土豆,洋芋,马铃薯,番薯……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本官问你,如何能打通渠道,尽快收购一些送来京师,无论要人要钱,还是打通各路关卡,都不是问题!”

 “这个……恐怕不好办。”

 吴沧海摇了摇头,说道:“大人有所不知,佛朗机人对其种极为重视,从不予外人。”

 王佐暗暗点头,既然是高产作物,洋人肯定不愿拿出来送人,这事确实难办。

 “番薯不行,那洋芋呢?”

 吴沧海说道:“洋芋好办,罪民在江苏、福建一带认识些朋友,他们可以联系上洋人,只要有银子,那些洋人什么都肯卖。”

 王佐赶忙道:“事不宜迟,要尽快!”

 “罪民这就去办!”

 当天下午,一封六百里加急从京师出发,一路向南急驰而去。

 与此同时,从山西、陕西、河南一带,一批又一批的百姓开始向北迁徙。

 俗话说,人离乡贱,没有人愿意无缘无故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

 可是,大明开国百年以来,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不断有百姓失去土地,成为佃户,甚至成为流民。

 如今朝廷承诺,只要迁徙关外,便可以分得大量土地。

 而且,朝廷还会发放粮种、农具等生活物资,每一处城寨还有官兵把守,保证百姓的安全。

 既然留在家乡已经没有活路,还不如去关外闯荡一番。

 张六阳便是其中之一,三年前黄河水患,颗粒无收,乡中士绅趁机吞并百姓的土地,为了给娃弄一口吃的,只得将家里几亩薄田低价出让。

 一家三口虽然勉强活了下来,可是,失去土地,便失去了生活的基础,此后的日子过得愈发艰难。

 时至今日,连仅有的两间茅草房都卖出去了,眼看再也没有活路,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