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当太子

第四百三十六章 享受你的百年孤独(2/3)

山上,如一缕飞烟一般往他飞来,不会一便没入他的双眼之中。

 怔怔地,李修元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不知过去了多久,直到身后传来一道书生的温柔声音,才将他从梦中惊醒。

 回过头来的李修元吓了一踏,因为他竟然可以看透来人的身体和神魂。

 破妄之眼望去,来人是人非妖,显然是来此过桥轮回的。

 平复过来的李修元看着这个年方三十,一身青衫,一副书生打扮的男子问道:“我观你不过三十左右,为何如此早早地丢了性命?

 男子一惊,心道传说中的孟婆不是只管施汤不管来路的吗?怎么自己遇到一个好奇的孟婆了?

 男从当即双手抱拳,跟李修元回道:“婆婆原来关心在下的往事么?如不嫌弃,在下愿意跟婆婆一述当年......”

 李修元随手从身后拖了一张椅子,递给他:“你若不怕误了轮回的时辰,尽管跟我聊聊,我一人在这桥上寂寞啊......”

 来人一愣,没料到孟婆居然也有寂寞的时候。

 当下拉着椅子,在李修元身前端坐下来,清了清嗓子道:“如此,就打扰前辈的清静了,且听我说来......”

 ......

 在下江宁人氏宁采臣,生前为一书生,话说那我年我进京赶考之时......

 那一年,宁采臣为求功名来到金华,路过城北一座寺庙里休息。只见寺庙大殿宝塔十分壮丽,只是地上的蒿草却长得比人还高。

 想都不用想,此间已好久无人住过。

 宁采臣一路往里走去,只见东西两边僧人居住的房舍,房门虚掩,只有南面小屋的门上,好像挂着一把锁。

 大殿东角有一竹林,离大殿不到十丈的地方有一个池子,里面的莲蓬已经盛开,有阵阵的荷香传来。

 宁采臣很喜欢这里幽静的环境,正好用来读书。

 这些日子以来城里房价飞涨,皆因学使大人来到金华,参加考试的学子太多......思前想后的宁采臣决定暂时就住在这座寺庙里。

 在他看来,这寺里和尚也不知哪时才能云游回来,无奈之下的他只好在寺中散步,一边将厢房边上的杂草拔掉。

 宁采臣一边拔草一边散步,黄昏的时候,只见一个读书人进到寺里打开南面小屋的门,于是赶忙上前行礼,将自己留宿寺中读书的打算告诉给对方。

 读书人摇摇头,回道:“这里已经没有和尚了,你随便吧,我也住不了几天。”

 说完头也不回地钻进房门,咣铛一声关上了大门。

 宁采臣叹了一口气,心道眼前的人都是这样不友好了吗?

 思想了一番的他自己去收拾了一间看上去还算干净的屋子住下,生火烧水,煮了一壶粕茶,就着一块饼吃了起来。

 这是他在城里路边摊买的干粮,计划吃上十天半月再进城一趟。

 眼下最好紧的是,读书,考取功名。    往后便不用再受苦了。

 长夜漫漫,宁采臣点了一盏松灯,就着一窗的明月捧想了手里的圣贤书。虽不就是悬梁刺股,但其用心的程度也非一般学子可双。

 戌时将近时,只听吱吖一声房门无风自开,一个二八年华,长发及肩眼含秋水的女子走了进来。

 还没等宁采臣开口拒人,便先福了一福。自我介绍道:“小女子名叫小倩,孤苦无助,不知公主可否收留,小女子感激不尽。”

 宁采臣吓了一跳,连忙拱手还礼:“夜深人静,孤男寡女终是不便,还请小姐自便。”

 小倩一听,再言:“可是小女子害怕啊!”说着就要往前而来。

 宁采臣一见不好,只好大声说道:“请小姐赶紧离开!否则我就要喊南屋里的人了。”

 小倩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轻叹一声。只好扭头离开。

 只不琮,刚出门不到片刻却又转身回来,取出一锭金子放在宁采臣读书的桌上。

 宁采臣一见之下更加生气,用一块破布包着金錠扔到屋外。呵斥道:“君子不取不义之财。”

 小倩再叹一声,默默地拣起地上金子。嘴里喃喃自语道:“真是一个铁石心肠般的书生啊。”

 宁采臣一见之下,赶紧关上房门,又搬来一个破书柜顶在门后,身上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长夜漫漫,一夜过去。

 第二天,寺里又来了一个叫兰溪的书生,身边还带着一个仆人,跟宁采臣一样都是为了应考。

 城里已经没有客栈,主仆两人呆好来到寺中借宿。

 跟宁打臣讨教一番,知道这寺里已经没有和尚之后,主仆两人放下心来,心道总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