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当太子

第十三章 和了稀泥的官司,春风起(2/3)

,一帮闲人已经散去,连公孙清明和一帮衙役也不见了踪影。

 卢元看着张良说:“张良你连我的人也打了,这汤药费总得你掏吧?!”

 一旁的李明假装没听见,跟卢元拱手行过礼后,摇摇头往衙门外走去。

 这一场官司没有结果,他能落到口袋里的钱币只怕也要打折扣,这事任谁都高兴不起来。

 张良看着卢元笑道:“公孙大人没有判我要赔你汤药费啊,我一个穷书生哪来的钱赔你?”

 卢元气得说道:“这事可大可小,你可别逼我往大王哪里捅,到时候你连一文钱的好处都落不到。”

 张良横眉冷对,朗朗说道:“你尽管把这事捅给大王,我也会让整个皇城的人都来替我讲一讲道理......”

 说说耍横,张良哪会怕卢元?

 他可清楚记得李修元给卢元断的那句话,要不了几年,这家伙就会从皇城里滚出去,天下之大将无处安身。

 说完转过身也离开了衙门,往书院的方向而去。

 ......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间便是十五,张良领着小黑去书院办了相关的手续,这一刻开始,小黑算是有了去处。

 李修元让张良给小黑租了一辆马车,明天负责接送,倒是省去了许多烦心之事。

 张良把小黑塞进了书院,还没等到龙抬头,便跟夫子请了假,说要陪着师傅去踏青,又跟李修元说要外出一些日子。

 于是,便石沉大海,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便是张良的师傅,那个神秘的老人,来喝过几回酒,拿了几瓮黑豆酒之后,也再也没了消息。

 说是心有感悟,要去修行,争取早些离开这方世界。

 李修元想起老道士给自己书卷里的记载,心想张良这回可是九死一生,如此也好,该来的总是躲不过去。

 从书院回家的小黑,跳下马车,看着李修元说:“哥哥,张良师兄不见了。”

 李修元叹了一口气道:“他外出去寻找自己的道路了,你不要理会他。”

 小黑也知道自己管不了张良的事,闪身往后院走去,不一会就传背弃诗经的声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李修元听了一愣,小黑才多大,书院的先生便开始教这些乱七八糟的诗句,难怪君王想要焚书。

 只是转念一想,小黑既然进了书院自然有夫子看着,他也不好再去教他更多的道理。

 而且,小黑只要在书院多读些书就成,道理以后再慢慢跟他讲。

 捏着指头算来算去,从张良把这四十七号过到自己名下后,也不见卢元派人前来闹事。

 在李修元看来,卢元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或许那家伙也在等,等一个机会,趁张良不注意的时候给他致命的一击。

 卢生如果是一个聪明人,应该不会把张良身上怨气火,再撒到自己身上来。

 倘若真的惹到自己的小黑头上,大不了偷偷揍他一回,就算公孙清明如何厉害也查不出来。

 李修元不知道的是,卢生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在张良身上没有捞到好处,一腔怒火终于烧到了四十七号。

 他私下里请了皇城的修士出手,想要半夜里摸进四十七号打黑拳,再不济一把火把酒肆烧了。

 只不过,任他请了二拨黑衣人半夜去四十七号找麻烦,却一直没有人回他的消息。

 这些黑衣人连后来的赏金都没来找他要。

 他也曾无数回假装路过四十七号酒肆,依旧看不出一丝的痕迹。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请人来找李修元的麻烦了。

 这也太邪门了,这前不靠村后不着店,敢在这里开一家酒肆,连白天都没有多少人路过啊?

 他本来不相信鬼神,现在却不敢不信了。

 而对于卢元请来的黑衣人,张良和小黑不知道,李修元却清清楚楚,只不过眼下的酒肆前后都在大阵护着,谁能在此放火?

 来了就是找死,最多自己再放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

 三月春风正是花开时节,只是四十七号后院没有杏树,李修元心想等到秋天得去买上二棵移植过来。

 张良去干他的惊天大事,李修元没有让小黑跟着去,一来是怕小黑出事,二来害怕小黑忍不住出手,会改变结局。

 而夫子开了学之后,也不再过来找他酒喝了。

 无聊之下的李修元突然间想去书院看看夫子和小黑,不论如何,他得看看小黑在书院的模样,会不会做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