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当太子

第九章 似曾相识的感觉(2/3)

慌,有礼的有节,可堪大用!

 王林端着一个盘子走下大殿,将沙漏摆在了两人中间,接着说道:“现在开始计时,沙尽之时,就是双方比拼之时!”

 说完这番话,就将沙漏翻了一下,只见里面的细沙,缓缓地往下落。

 这个沙漏正好是计量一个时辰,对双方都很公平!

 圆真僧人,看着对面的李修圆,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翻开了手里《道德经》的第一页,然后轻声地念颂起来。

 只见他每念一段,便要停上一会,然后再回过头重新再念一扁......

 而李修元低头翻开手里厚厚的佛经时,如同头顶响起了一道惊雷。

 怔怔地停住了半晌,才轻轻呢喃道:“《地藏经》我怎么好象在哪里见过、读过、还抄写过数本......”

 只不过这刹那的惊雷只是在他的头上一恍而过,使劲地摇摇头,苦笑了起来:“是不是在梦里见过啊......”

 精神恍忽的他,再也无心去看手里的经书,一颗心飞上了九天之上,试着去寻找那曾经打落的记忆,试着去读书懂眼前这本陌生而又熟悉的《地藏经》。

 不知不觉之间,沙漏里的细沙已经滴落了将近一半,李修元手里的经书还没有翻动一页,还是停留在他打开的状态。

 王林一看不好,不禁沉声提醒道:“我说小道士,我们是请你来背佛经的,不是让你过来发呆的!”

 这话皇上和皇后不方便说,他是大太监说出来自然无妨。

 银月国的使臣看了王林一眼,凝声说道:“大总管不得打扰两方比试!”

 秦王看了一眼发呆的李修地,不由得轻轻地叹息起来。

 李修元被王林的呵声叫醒,看着眼前的两人,脱口笑道:“不碍事的,在下接着背就是。”说完这句话,顺手翻开了《地藏经》的第二页。

 只见他一目十行,脸上露出了似曾相识的笑容,捧着手里的经书,不停地傻笑起来。

 站在一边的霸王陈背上有冷冷汗流下,心道这下坏事了,自己是好心做了坏事啊,早知道就不带小道士进宫了。

 李修元对面的圆真看着他的模样,脸上也露出了欢喜的微笑。心道这小道士有意思,是不是从来没见过佛经,初见之下,难免欢喜......恐怕到头来一页都背不出来吧。

 李修元哪里知道这些人的心思,这个时候的他整个人已经融入了这本经书。

 这一刻的李修元就是这本佛经,佛经就是李修元。

 佛说时间如露亦如电,还没等大殿之上的众臣暗地里发完牢骚,条案上的沙漏已经滴尽。

 银月国的使臣大喊了一声:“时辰到,请两位放下手里的经书!”

 听着这一声在大吼,李修元依依不舍地将《地藏经》合上,放在了条案之上,过接了小芸端上来的茶水,轻轻地喝了一口。

 “古人有云远来是客,我便先背吧!”圆真看了李修元一眼,跟大殿上的秦王说道。

 秦王一听,禁不住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李修元。

 李修元一见秦王的眼神,起身跟圆真拱手说道:“如此就请大师先背吧!”

 众大臣一听不由得暗自叫苦,心道人人都马不得刚刚读过的书马上背诵,你倒是好居然把先机让给了对手。

 秦王一见之下,只好挥手道:“那便开始吧。”

 圆真一听,赶紧将手里的《道德经》递给了五林,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比试。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圆真花了一刻钟的光景,将之默记下来的《道德经》背诵了一遍,然后跟秦王拱手见礼,回头看着李修元说道:“还请小先生指教!”

 说到这里看着王林问道:“不知道贫僧此次背了多少的经文?”

 王林看着他淡淡地回道:“启奏陛下,银月国的使者将这《道德经》背诵了十之六七不差!”

 众臣一见,暗间叫苦,且不说这和尚背了多了经文,光是让他抢先背了这一刻钟,便会让李修元忘掉不少的经文。

 长孙皇后看了一眼殿下的李修元,只见他一副波澜不惊的神情,只是端着一杯清茶,仔细地品味着。

 不由得让这貴为一国皇后的她也看痴了。

 只见坐在大殿之上的李修元安静得如一尊佛象,看不出他脸上的悲喜,而且在他举手投足之间,根本不象是一个九岁的少年。

 银月国的使臣看着不出声的李修元,不由得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