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绿帽发放者房俊

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2/2)

br> 心里不禁后悔不跌,怎么庆祝都行,可为何偏偏一时最快,要与这厮痛饮三百杯?

 谁都知道这厮酒量如海,千杯不醉,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实在不行,那还是得尿遁才能保得一命,至于脸面,随它去吧……

 听到“尿遁”之事,连心思沉重的李承乾也不禁莞尔,笑道:“太史令放心,届时若是酒力不济,无需尿遁逃避,孤来替你挡几杯便是!”

 李淳风苦笑道:“多谢殿下体谅,微臣一时口误,导致铸下大错,越国公酒量如海,微臣实在是自取其辱。”

 房俊笑了笑,心情却并不轻松。

 吐谷浑此次反叛,必定筹谋已久,不开战则已,一旦开战必定铺天盖地迅猛如虎,将骑兵之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若是对上数倍于己的步卒,房俊丝毫不需,自诩凭借右屯卫可将其轻松击败,但是数万骑兵漫山遍野的发起冲锋,火器到底能否抵挡得住?

 这实在是令人心里没底。

 ……

 回到右屯卫军营,房俊便将裴行俭、高侃、程务挺叫到大帐,又命人将河西的沙盘搬来,对照着墙壁上的舆图,商议对敌之战略。

 河西走廊乃是沟通东西之要道,因两山夹峙、地域狭长,故而得名。南部是纵横千里的祁连山,北部则是阻挡了塞北寒风的合黎山,东部的乌鞘岭则被视为河西走廊与关陇的分界,由乌鞘岭向西,便是河西走廊。

 祁连山顶的雪水融化,汇聚成无数河流,沿着山坡向南流入河西诸郡,孕育了这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

 从舆图上看,祁连山似乎只是一道屏蔽南北的山脊,但是房俊知道,祁连山雄奇峻伟,山连山、岭连岭,千沟万壑,大气磅礴,雪山绵绵,乃是宽度达到一百公里以上的大型山脉。

 也正是因为祁连山沟壑纵横,将山体分割得破碎险峻,所有有数条山口可以连贯南北。但是吐谷浑一旦反叛,骑兵入寇河西诸郡,势必倾尽全力,数万精骑想要翻越祁连山却非是一件易事。

 所以可供吐谷浑通行的山口,就唯有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大斗拔谷。

 此地历来是西部匈奴、突厥、羌、甚至是吐蕃等族相互联系、贸易往来的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斗拔谷便位于张掖附近,若敌军由此而出,可直抵张掖城下,进而东西分兵,十余日之间便可席卷整个河西。

 沙盘之上,房俊用一枚小红旗插在大斗拔谷的位置,喝了口茶水,问道:“敌军势大,吾等只能采取守势,避免与其野战,诸位不妨说说看,该将何处设为主要防守之要隘?”

 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敌军又是机动力极强的骑兵,野战拒敌乃是下下之策,只能固守战地,以火器抵御,消磨敌军之锐气,使其难以达成战略目标,而后再择机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