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八十四章、明清会打成拉锯吗?【求追订】(2/3)

匠,以北方的清帝国为例,他们的内务府虽然有许多的贪污腐败的行为,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确实是可以集中大量的工匠迅速将他们需要的武器生产出来。”

 “......也许清帝国的强大对欧洲而言是一件好事,如果明清双方的战争能够打成拉锯战,让中国永远维持南北分裂的局面的话,他们也许就没有别的精力把注意力转移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了。”

 马戛尔尼继续写道。

 就在他刚刚放下手中的鹅毛笔时。

 房间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先生,拉古先生回来了。”

 听到门外的话,马戛尔尼站了起来,拉开房门走到客厅。

 布尔布隆是去参观包衣新军的训练的。

 在看到布尔布隆走进来的时候。

 马戛尔尼就迫不及待的问道:“拉古先生,如何?清帝国的这一支新军训练出来了吗?”

 布尔布隆脱下雨蓬,拍了拍衣袖上的雨滴。

 “很不错,他们有非常听话的士兵,纪律性也相当不错,而且...清帝国的将军们显然已经摸索出来了更适合他们的战术。”

 包衣新军是这几个月来乾隆最为重视的事情。

 所以哪怕因为朱道桦的崛起让乾隆捏着鼻子和英法两国合作。

 但是布尔布隆和马戛尔尼都很少有机会得到去查看这只军队训练情况的机会。

 而布尔布隆能够被邀请去参观,这至少说明,清帝国的高层对于这只军队的训练情况已经相当满意了。

 “他们在明军的步兵战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适合己方情况的改变,在装备上依托的是车载臼炮和子母霰弹炮来展开战术,同时还配合八旗武士和索伦骑兵,相对而言,我甚至认为如果明军在缺乏骑兵的情况下面对这只军队,想要取得胜利也很难!”

 布尔布隆显然对包衣新军的评价相当高。

 “中国人很擅长学习,如果清帝国皇帝的包衣新军能够和明军进行正面作战的话,也许明清双方的战争会形成拉锯,也许至少要打上几十年呢。”

 布尔布隆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期待。

 “这是很正常的,据我所知....中国历史上也经常有绵延几十年乃至于几百年的内乱时期。”

 马戛尔尼点头说道。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阅读最新章节。

 “要是中国人忙于内乱,这对于欧洲来说算是一件好事。”布尔布隆说道。

 为了这个目标。

 英法两个狗脑子都打出来的国家,在东方也算是精诚合作了一把,一起支持大清朝,给了大量技术方面的援助——在两国的使团中,当然有技术方面的人才。

 “我认为最大的威胁还是明帝国。”

 马戛尔尼说道。

 “因为朱道桦本人就是最大的变数,清帝国的乾隆皇帝虽然看起来也很精明,但是他终究不如朱道桦这么聪明....”

 朱老板当然聪明了。

 他可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医生和科学家。

 “而且乾隆太老了,我觉得他那两个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儿子好像....”

 马戛尔尼指了指自己的头。

 “好像都没有遗传到乾隆皇帝的精明劲...”

 布尔布隆皱了皱眉。

 马戛尔尼你什么意思。

 路易十六好像也不怎么聪明....

 这都是欧洲贵族圈的笑话了。

 “拉古先生,我说的是东方,东方帝王的权势不是欧洲能比的,他们的帝王如果不聪明的话,整个国家恐怕都会出现问题的。”

 马戛尔尼急忙解释道。

 布尔布隆不想再纠缠皇帝聪明不聪明的事情了。

 “我认为还是要尽快离开北京,去广东看看...朱道桦得到广东之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动作了,不过如果不出意外,他恐怕也很快也要有动作....”布尔布隆说道。

 由于清帝国打开了和欧洲诸国接触的大门。

 许多传教士开始从南洋而来,试图进入北京,得到清帝国上层的支持,要是走了狗屎运给个八旗铁帽子传了教......

 而从这些传教士们带来的关于广东的消息,都提到了明军的扩兵。

 明军的规模从一支只有一万余人的小规模陆军。

 现在至少拥有十万大军的规模。

 这样规模的陆军在欧洲也就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拥有。

 十万明式陆军。

 现在朱道桦拥有的陆地力量,甚至要超过英国、法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