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二二六章 收复全岛(2/2)


 阿福在向导的带领下,从鸡笼出发,翻过鸡笼山,很快就到了噶玛兰城。

 该厅通判名叫董瑾,与董良、董兴福同姓,巧的是,这人也是泉州府人。

 整个噶玛兰厅虽然有人口十万,但是其中有六成以上是番人,只是这些番人已经跟汉人学习耕种,同样沿着浊水溪定居。

 他们生活的村落称为社。

 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欢迎护卫军的到来。

 阿福将一大队驻守在噶玛兰城,按照董良的命令,他暂时不需要动,只要派人向南面探索就好了。

 同时他还派人到鸡笼城通报消息。

 但是意外却发生了。

 前往鸡笼送消息的通讯员在翻山的过程中跌落山崖,消息没有传出。

 阿福派到南面的探索队也出了事情,整整三个小队的士兵消失无影。

 这样的事情,阿福从未遇到过。

 他找来了董瑾,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寻求意见。

 董瑾是主动投效华族的,这个人在噶玛兰厅为官多年,对这里颇为了解。

 “董大人觉得如何?”

 “阿福队长,队员们南下探险走的是海边。先经过苏奥,雅美的头人白赫跟我的关系亲近,可问一下他们有没有见到过探索队,我觉得探索队大概率是在靠南边的南澳出事的,鲁凯人比较排外,其首领卡摩残暴,之前就有交易的商队被他们袭击。”

 听了董瑾的建议,阿福赶紧带人前去打探,苏澳的雅美人告知噶玛兰派去的使者,他们见到过一支头戴绿头巾的汉人队伍向南而去,还跟他们交换了一些布匹。

 但是据雅美人说南边的番人似乎在爆发战争,已经好久没有商队从南边来。

 东番的番人不产布匹,一般都是用山货、猎物、皮革与汉人交换。

 探索队为了一路上补给方便,因此带了一些方便携带的丝绸、布匹以在路上交换食物。

 再往南面的排湾人与汉人的交流就更少了,连董瑾都对他们不大熟悉。

 于是阿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留下了炮兵和一个步兵中队,守护噶玛兰,配合工作组的工作。

 然后他带上董瑾还有三个中队的步兵踏上了向南的道路。

 一场环岛探索冒险之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