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二七九章 新的目标(2/2)

的碑文,大部分是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另外一面记述了这次保卫战的经过。

 一如董良当初的在石垣岛上做的那样。

 石垣岛保卫战的石碑旁现在也建起了一座炎黄庙。

 每年,当地的官府都要组织祭祀活动。

 普通的百姓平时也可以前去祭拜祈福。

 这是董良推广华族文化的一部分。

 那就是首先将大家的祖先给统一起来。

 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从官方明确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只有炎黄这个共同的祖先。

 董良穿着很正式的袍服,这还是大学堂的几位老先生帮着考据出来了。

 宽袖长衫,碧玉高冠,配上董良俊逸的外表,这卖相确实不错。

 他手中拿着一份悼词,用低沉而郑重的语气念着。

 在庙前的广场上站满了前来观礼的人。有穿着各式布衣的普通百姓,有穿着蓝色军装的护卫军将士,有穿着青色长衫的大学堂学生,还有身着青色官袍的华族官员。

 这么多人站在一起,却都能够听到董良讲话,不是说董良的声音有多么的响亮,而是这些人都非常安静,大家的表情肃穆。

 那些将士的尸骨也将安葬在这里,配享宗庙,这是莫大的荣誉。

 董良能够看出护卫军的将士们的眼中都是羡慕的表情。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给予军人这么高的荣耀。

 接下来董良还宣布了对将士们的奖励。

 有一大批将士被赐予了军爵。

 牺牲的将士也将获得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其家人享受烈属的待遇。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烈属的院门前都会挂上牌匾,即使是官员进门都要先鞠躬。

 生产大队更是会组织队员帮烈属家耕种粮食。

 烈属家还可以荫一名成员进入军校或者是大学堂学习。

 ……

 诸此等等,让人看了都眼红。

 这次东番岛保卫战,不仅仅没有动摇华族在当地的统治,反倒是让华族得到了东番百姓的认可。

 尤其是在各种撤退的动员,在城池的保卫战中,护卫军都是以百姓的性命为先。

 虽然还是有一部分百姓受到伤害,但是这更加从侧面证明了满清统治的残暴不仁。

 民心——这是此战最大的收获,这比缴获整支佩里舰队还要有意义。

 战后重建,安抚百姓,军队休整,战舰维修……诸多事情需要安排。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需要董良来操心。

 他参加完了祭祀活动,就泡在作战指挥室中,静静的看着一块新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