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三七六章 闽侯铁矿(2/2)

适合这些工人。”

 排屋就是那种联排的建筑,这种房子建造简单,因为共用山墙,更加节省建筑材料。

 “我琢磨着先让这些人参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后面就安排他们在船厂做事儿,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修路建房,空余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技能,等船厂开工,他们就能够派上用场。”

 ……

 麻增祥认真地听着董良的吩咐,心中惭愧。

 元首几句话就将这些人的一生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自己怎么就想不到这些呢?

 这么大一座船厂最后怎么着也得有几万工人啊,整个马尾棚户区的青壮全填进去都还不够。

 这座工厂的工人宿舍早晚都要造,那么提前造好不是也一样嘛。

 这相当于拉出一批人,这些人先给自己造出家来,再去修路、建造船厂。

 官府只要投钱、投入物资就好,这么大一座船厂,华族肯定是要投入大量的钱财物资的。

 这么多物资都投进来来了,建造一些民房,不过是九牛一毛。

 马尾这里的位置非常重要,闽江在这里被分成南北两半,北面的闽江紧挨着福州城,此处向上游而去,江面也变得狭窄。

 在这里修建一座要塞,不仅仅能够守卫江面。还能够堵住鼓山南麓的陆上通道。

 董良已经准备沿着鼓山南麓修建一条马尾连通福州城的官道。

 马尾要塞加上琅岐炮台构成了福州城对海的两道防线。

 就在董良考察马尾区的时候。

 工部勘探局的官员带着一个洋人正在福州东边的闽侯县跋山涉水。

 闽侯当地有不少的小铁矿,但是规模都不大。

 董良却知道,福建有一座闽侯铁矿,而且天然的优质铁矿。

 早在收复福建之前,董良就已经找人打听过此事,只不过国内缺少专业的矿山勘探工程师。

 民间的勘探师傅都是靠着经验干活。

 一群人突然从一个狭小的矿洞中爬了出来。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人,紧接着是一个同样黑不溜秋的大鼻子。

 “哦,黄,这绝对是一个优质的铁矿,我都能够闻出来,几乎没有硫磺的味道。”大鼻子用英文说道。

 好的铁矿,其中硫磷等杂质较少,炼出来的铁品质也高。

 这个姓黄的,名叫黄硕,是工部的一名勘探师,因为能够运用英文交流被安排为肯尼斯·奥尔森的助手。

 肯尼斯·奥尔森是跟随佩里舰队行动的一名勘探工程师,而且这人是美国政府聘用的,应该算是能力比较强的那种。

 他们原本要去鸡笼勘探那里的煤矿,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工作就被俘虏了。

 这人原本也不是军人,成为俘虏之后,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答应为华族工作。

 这个佩里舰队,并非是一个正经的舰队。要不然上面怎么会携带那么多工程师呢?

 现在,肯尼斯·奥尔森终究还是做起了他原本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