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四六二章 杨秀清的阳谋(2/3)


 他们在江北解放盐丁,重新分配土地,修建海堤,组织开荒,让大家过上新的生活。天国推翻满清,难道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而是让一部分天国的将领和官员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吗?

 这天京城中,天国的达官显贵,哪一个不是比以前的满清官员、富商生活得更好。

 普通人看似是过上了平等的生活,但是大家没日没夜的劳动,就跟一个个工具一般,为天国创造财富。

 这真是百姓需要的生活吗?

 第二天,杨秀清要派遣使节到江北去,傅清祥主动请缨要跟着一起去。

 她的理由很充分,因为上一次她就见过卓一清,另外她也是个女人,与红旗军的头目交流更加的方便。

 当着众臣的面,杨秀清没有拒绝,他确实也没有多想,只以为傅清祥想要出去散散心。

 很快,太平军的使团再次出发。扬州城的太平军守将曾立昌也接到了杨秀清撤退的命令。

 接到命令之后,曾立昌当即火冒三丈,大呼杨秀清小人。

 曾立昌是林凤祥的手下,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主力北伐之后,让他留守扬州。

 后来,为了打通与江北之间的联系,杨秀清又补充了一些人马,这些东王麾下的将领到了扬州之后根本就不听曾立昌的指挥,以至于曾立昌在抵抗琦善的江北大营之时,可以动用的兵力捉襟见肘。

 太平军之间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派系之间的斗争。

 大家都知道杨秀清与林凤祥不和,林凤祥能打,但是毕竟不是王,一直被杨秀清压制。

 杨秀清将林凤祥支走北伐,送上了一条必死之路,现在又开始打压林凤祥一系兵马,如何让曾立昌不气。

 不过曾立昌能怎么办?他总不能投降满清吧。

 就连林凤祥面对东王杨秀清的乱命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北伐军在河北被满清军队包围,天国这边甚至都还没有决定是否派出援军。

 很多人对此都有想法,但是现在杨秀清大权独揽,谁都不敢得罪他。

 尤其是杨秀清掌握着太平军的钱袋子,谁要是不听话就克扣他的军饷器械。太平军底下的将领和士兵之间大都是固定的。

 一个将领要是不能将手下的士兵给喂饱,凭什么让大家跟着你卖命啊。

 回到福州城的董良将婚事的事情交给了从琉球赶回来的向邦。

 向邦将琉球国相的位置让给了原来的谏议大夫蔡松担任,蔡松不像蔡齐那么迂腐,他从一开始便投靠华族,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在协助向邦工作。

 向邦在琉球内部的威望太高,向家的权势太重。

 董良正好利用大婚的机会将向邦给调出来。等帮董良主持好大婚之后,向邦将去吕宋担任总督。

 吕宋准备成立一个总督区,这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一级行政单位,区别于一般的行省。而且在总督区实行的制度也与行省不同。

 就比如吕宋是承认土地私有制的。

 而在华族本土的行省,包括琉球都实行土地国有制度。

 向邦要去吕宋赴任,肯定要带走一批人,此时华族就可以另外调派一批人去琉球,逐渐消磨掉琉球与本土之间的差异性。

 董良的母亲也到了福州,不过老妇人什么都不懂,只能配合着走走过场。

 主要的事情都由向邦主持。

 董良终于可以腾出手来。

 魏源被第二舰队送到福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人一直住在福州大学堂内,有时候会与大学堂的祭酒江景礼等人交流一下。

 魏源的主张其实很简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江景礼他们受到董良的影响也接触了一些西学。

 但是他们有不同的主张,他们认为学问不分东西,西学中概念化的研究方法可以直接拿过来。

 只要我拿过来的,吸收进中学的东西就是我的。因此没必要去区分中学和西学。

 到了我这里的就是中学,你强行去区分,反而会给读书人一种印象,那种简明规范化的东西就是西学,是人家的东西。

 双方为此争论不休,以至于魏源都忘记了自己是被人给掳掠过来的。

 董良都回来了好些天,终于有人跟他汇报这件事情,他这才想起见魏源。

 魏源见到董良的时候明显有些倚老卖老,他当即问董良写的那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抄录来的。

 董良没有生气,而是笑道:“先生,您的海国图志又是从哪里抄的?”

 魏源冷哼一声:“老夫写海国图志乃是为了开启民智,师夷长技以制夷,乃是整理了诸多文献所得。”

 董良道:“是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