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第466章 年味(1/2)

 除夕。

 新年的气息,更浓了。

 城内的家家户户,贴了红纸,高挂大红灯笼,准备迎接春节和新一年的到来。

 大明的发展越来越好,百姓们过得越来越殷实,即使城外村庄内普通的百姓,此时也有足够的闲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回家,过一个肥年,一家人开开心心。

 百姓们开心,朱元璋更开心。

 看到宫外一番盛世的景象,即使在冰天雪地,但也冷冻不了百姓们过新年的热情。

 吃团年饭之前,朱元璋带上朱炫,一起出宫到处逛逛,也有好几年没试过这样出宫闲逛,顺便体察民情,感受一下民间过年的欢悦,这要比整天坐在宫里,看下面的人呈上来各种写百姓们如何过年的奏章好很多。

 只有亲临其境,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

 “大明在皇爷爷的治理之下,一天比一天好了,这样真好。”

 朱炫看到皇爷爷脸上的笑容,又说道:“皇爷爷是比肩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也是最懂民间疾苦的皇帝。”

 “咱算个屁千古一帝。”

 朱元璋哈哈大笑,随即收敛了笑声,续道:“咱也不过是赶走鞑子,恢复咱们汉人江山,不过最懂人间疾苦,乖孙这话说的没错,咱连乞丐都当过,什么民间疾苦,没有谁比咱体会最深。”

 作为一个出身最低,开局一个碗的皇帝,老朱是最有资格谈论民间疾苦。

 比其他所有皇帝,都要有资格。

 “正因为皇爷爷吃过苦,所以不想我们子孙吃苦。”

 朱炫轻声道:“也不想天下百姓再吃苦。”

 朱元璋点头道:“没错!不过大明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咱的功劳,是乖孙你的。”

 “孙儿能有什么功劳?”

 朱炫故作不懂,满脸天真地问。

 朱元璋伸手敲了敲朱炫的额头,问道:“乖孙还给咱装谦虚了?”

 小乖孙的想法,可是逃不过朱老头的目光,又道:“要不是你带回来的土豆,还有那些化肥,甚至蜂窝煤、暖炉等,咱大明百姓,能有今天这般安逸吗?”

 “孙儿这叫做不居功自傲。”

 朱炫笑道。

 “不居功好。”

 朱元璋叮嘱道:“以后等你掌权了,无论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一定不能自持功劳而骄傲自满,不能好大喜功,这样是治理不了国家,只会让国家陷入动乱,害了百姓。”

 朱炫诚恳道:“孙儿知道了。”

 皇爷爷的教导,都是为了他的好。

 “乖孙别看咱很风光,掌握了无上的生杀大权。”

 朱元璋感慨道:“但当皇帝,真的很不容易,很多事情,即使皇帝也无能为力。”

 说着他想到了妹子、标儿,还有大孙。

 这就是他最无能为力的地方。

 连亲人都救不了。

 不过……

 看着和朱标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朱炫,朱元璋心里很欣慰。

 小乖孙绝对是标儿在天有灵送回来的,给咱弥补遗憾,接管大明的好孩子。

 “皇爷爷。”

 朱炫不知道,朱元璋为何有点伤感。

 但一定是想到什么伤感的事情。

 他拉住朱元璋的手,轻声道:“皇爷爷,还有孙儿在。”

 “咱知道。”

 朱元璋把伤感收敛起来,揉了揉朱炫的脑袋,又道:“咱又有些想允熥了。”

 朱炫笑道:“二哥在武当山,那可是最接近神仙的地方,一定过得好好的,说不定还能得道登仙,永远庇佑大明。”

 “哪有什么神仙!”

 朱元璋摇头笑了。

 他们继续在街道上走着。

 街道两边,都是喜庆的大红灯笼。

 身边的行人来来往往,忙着置办年货,以及买好肉食和美酒,准备在今天晚上,和家人们好好喝一杯,回顾过去一年的甜酸苦辣。

 “蒋瓛。”

 朱元璋看着两边的灯笼,好奇地问:“咱记得,以前的路边,屋檐下,以及树冠之下,是没有那么多大红灯笼的?”

 “皇爷爷,这是孙儿让人挂的。”

 朱炫指了指灯笼,又道:“里面没有蜡烛,也不需要点亮,但红彤彤的一个个灯笼,遍布应天每个角落,这样能多了很多年味,感觉是不是好多了?”

 “还有很多普通的,无家可归的百姓,他们渴望这样的年味。”

 他又补充说道。

 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大概就是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