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九十二章盐枭(2/3)

照他的举报,将一伙水匪连锅拿下。

  随即更分了其不少银钱还债,而且将其收入衙门为吏,免得遭受那些余孽的报复。

  这一通安排,博得了满堂彩。

  商户们夸赞,百姓们拍手,官运自然就不差。

  “看来你姐夫倒是个好官。”

  夏完淳摇摇头:“只是好官,更容易挡住人家的发财之路。”

  潘卓闻言,皱眉思虑片刻,才道:“沧州之地,一曰运河,二则盐场,这两处犹如聚宝盆,何止巨万,不知积攒了多少的钱粮。”

  “我姐夫怕是惹了什么人。”

  夏完淳点点头,这才对嘛!

  “走,去高府看看。”

  在潘卓的陪伴下,几人大摇大摆地来到了高府。

  只是却一无所获。

  那个书房,干净整洁,仿佛从来就没有被使用过一次。

  潘卓搜寻了片刻,摊手道:“哎,什么证据也没有,就连书信什么的也无了。”

  “这无证据,就是最好的证据。”

  夏完淳环目而视,沉声道:“看来你姐夫真的是被谋杀。”

  潘卓大惊失色。

  堂堂的从四品大员,在一府仅次于知府的高官,竟然真的被谋杀了。

  两人相顾无言。

  一时间,书房中竟然升起了一丝凉意。

  ……

  此时,在河间府衙,知府急的团团转,坐立不得。

  同知,知县等官坐落一堂,相继无言。

  “都说说,这个怎么办?”

  知府坐下,叹了口气:“夏完淳去了高府,看来是怀疑他是被谋杀了,而非夫妻误杀,对咱们沧州来说是祸非福。”

  “府尊,此时我等可没参与。”沧州知县忍不住道:“如此胆大妄为,我等也不过是疏忽罢了。”

  “是啊,官场上可不兴暗杀……”

  所有人都在撇关系,但知府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作为整个河间府的主官,板子肯定是第一个落在他身上。

  “好,即今日起,谁也不要参与此事,钦差不是要查吗?那就让他查。”

  不久,夏完淳就感觉自己突然从泥地中拔出了半只脚,虽然依旧艰难,但到底还是一样。

  只是,他依旧没有头绪。

  显然那些人早就对此心有成竹,根本就不怕他查,一切的证据都已经销毁。

  没两日,狱中就传来消息,高潘氏羞愧自尽了。

  这让夏完淳怒火中烧。

  这手段太过于狠辣。

  潘卓听闻姐姐死后,也只是哀伤了一会儿就收拾了心情。

  在遭受弑夫的骂名后,他姐姐在沧州已经没了容身之地,即使洗刷了污名,但后辈子也没了。

  不过这几天他跟着夏完淳,倒是被其认真所折服,甘愿听其调遣,任劳任怨。

  “去查运河。”

  既然案子得不到头绪,夏完淳自然就转换方向,将目光投向了运河:

  “你去散播消息,说高德是得罪了水匪被谋杀,或者被私盐贩子给杀了。”

  “啊?”潘卓一愣,这些草民有这么大的胆子?

  “这叫打草惊蛇。”夏完淳镇定道。

  没几日,运河上竟然萧条了许多,大量的船夫离开了沧州,使得码头空了近一半。

  潘卓叹道:“看来这些船夫果然心里有鬼。”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夏完淳回忆起自己刚来沧州就被船夫出卖的情形,随口道:“不知多少的江洋大盗,水匪,借着船夫的身份做恶。”

  “把人载到空荡的水域直接谋财害命,这是船夫们经常做的事。”

  “尸体喂鱼,无人知晓,从而逍遥法外。”

  潘卓脸色平静。

  遭受了毒打磨砺,已经让这个秀才脱胎换骨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夏完淳冷笑一声:“走,咱们长芦盐场。”

  河间府和沧州之所以发展迅速,盐场的作用超乎寻常。

  虽然说盐场的利润都是朝廷掌控,但紧靠着盐场,沧州获利匪浅。

  那些南海北王的盐商,船夫,可不得在沧州落脚歇息,为了避免空船,只能进一些本地特产回去。

  一来二去,沧州府的仓酒就是靠这群船夫们传开了。

  从沧州城离去,巨大的钦差仪仗队就打了出来,吹吹打打数十人,威风凛凛。

  等他抵达长芦盐场时,巡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