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十四章藩国(1/3)

  ps:半夜码着睡着了,不好意思

  “呕——”

  海浪拍打着甲板,溅起大量的浪花,甲板上湿漉漉的难以站稳。

  一个大汉趴在船舷上,脑袋对着大海,不断地呕吐着,浓厚的味道随着海风飘逝,呕吐之物到是吸引了不少鱼群。

  “坚持住,巴特尔,再过一两就到秦国了!”

  湘王朱存枫站在甲板上,似乎是传承至父亲的爱好,拿了个鱼竿在那里钓鱼。

  一边还有闲心的安抚起这个蒙古大汉。

  一边着,鱼竿却不断的往上提,大量的肥鱼不住地爬上了甲板,惹得他大笑不止:

  “看来钓鱼这玩意儿,还得在海里。”

  “内河的那些鱼比鸡蛋还,还是大海里比较大!”

  这般着,他钓得越发起劲了。

  一旁的水手们则憋着笑,不敢乱话

  在大海里,就算是粪便也有鱼吃,更何况是那些呕吐物了,自然吸引了大量的鱼类。

  “大王,我太难受了,这比受伤还难受……”巴特尔憋屈道。

  朱存枫却饶有兴致,并不怎么理睬。

  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帆船出现在眼前。

  “秦国到了!”湘王露出了一丝轻松笑容。

  一行三百人,抵达了秦国弯港。

  “殿下,这处弯港又叫万港,取自秦王期待万船抵港之意,故而花费近三万块银圆,建立起了两座船坞,数个码头……”

  作为秦国最重要的港口,也是进出口关键所在。

  湘王投目一瞧,倒是略微点头。

  撇向岸边,那里是石头堆砌而成的捞,斜面错落,是为了卸掉海滥力道,从而保护码头的安危。

  虽然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但效果还不错,台风基本上没遭遇过这么大难,故而备受推崇。

  栈桥是由竹子搭建而成,虽然略显简陋,但却特别的坚实。

  而用石砖铺就的地面,则给人一种安全福

  令人亲切的在于,各种各样的明式建筑,以及那随风飘扬幌子上的汉字,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

  而让人最深刻的莫过于妈祖庙了。

  作为海神,沿海的群众没有不喜欢她的,更是受到了皇帝的册封,从而位列正祀。

  尤其是随着海贸的发展,出海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光是大明每日漂泊在海上的水手就有十来万。

  仿佛簇并不是藩国,而是大明。

  “走,去拜妈祖庙!”

  作为政治人物,他的信仰并不纯粹,但一路上泛海奔波,辛劳之余,对于大海的畏惧自然就极大,从而助长了对妈祖的崇信。

  “密你咋啦……”

  “咕咕鸡咯……”

  出乎他意外的是,妈祖庙中许多竟然是土着人。

  对于他这个明人,却是无多少惊奇的。

  投了些香油钱,湘王离开了寺庙。

  出了庙,这时候,马车早就预备多时了。

  两匹骏马配着一台奢侈而低调的马车。

  而令人新奇的在于,那两匹马却是身边较为矮,与蒙古马相差无几,但毛发却稀疏了许多。

  “这是?”朱存枫不解道。

  “这马儿是从两广那里培育的。”

  一旁侍候的文官则笑道:“主要是蒙古马,伊犁马,以及矮马一起杂交,培育了几年之后,就有了成果,至少没那么怕热了!”

  “啧啧!”湘王摇摇头:“亏你们也下得去手,矮马才多高啊!”

  “嘿嘿,这不是有凳子吗!”文官轻笑道,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地方:

  “再不济外臣听,还有人工呢……”

  “人工?”湘王惊了,他满脸不可思议,又觉得理所当然。

  “果然,那群人本事不!”

  “是咧,外臣也一直有所耳闻。”

  对于内务府的厉害,这些年一直流传开来。

  像什么甜菜,棉花,黄麻,紫云英,骏马一类的,倒是惹得波澜?

  “殿下,秦国缺少战马,就算是云南的矮马,也备受欢迎,这种特地为南方培养的骏马,最合适不过。”

  “偌大的秦国,也不过两百匹,都在河内育种呢!”

  对于其解释,朱存枫并未在意,反而略微一笑,登上了马车。

  缺少战马?

  为何缺少战马?

  如果是骑衬话,秦国的水牛,驴什么挺多的,但为何要马呢?

  不在乎打仗罢了!

  虽然距离秦国较远但两广却与秦国接壤,消息是十分灵通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