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十四章藩国(3/3)

>  虽然他认为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大国才能匹配其身份,但考虑到文官们对于巨资建立藩国的怨言,文莱变湘国倒是合适。

  “湘国缺乏人力,不若招一些野人?”

  秦王轻声道。

  “野人?”湘王一愣,旋即回过味来。

  这是让自己帮忙消化阿!

  “野人不仅能镇压叛乱,而且还能帮忙干活,便宜阿!”

  秦王推销着。

  “这不好吧!”湘王不好意思道:“平白无故地使唤野人,这不是占您的便宜吗!”

  “你我兄弟,这不是应该的吗?”

  秦王哈哈一笑:“对了,我之前与卫王,齐王建立了个互助约定,可以以物易物。”

  “你看我秦国别的不提,就是粮食多。”

  “湘国缺粮食了,缺人了,只要拿东西来都可以换,不一定直接付银圆……”

  “甚好!”湘王略微一思考,就同意了。

  眨眼间,三千人规模的野人就定下了。

  接下来几,他在河内附近逛了起来。

  是学习,但秦国几百万人,那么大的土地之上都是山林,再加上叛乱逆贼,稍微出点事就麻烦了,故而河内附近就是他最大的活跃地了。

  虽然地方不大,但他却看出了门道。

  诺大的河内城,基本上都是靠汉人和禁军家属支撑,吃的是财政饭,旱涝保收,一个个富得流油。

  各种的明式东西都受到欢迎,同样的东西,如发簪,大明的就比自制的强,北京的就比广州的强。

  而且从大明而来的远征军们,本来是一个个的单身汉,但随着功成名就,封爵的封爵,赏官的赏官,再不济还有土地财获,故而多迎娶本地女子。

  一瞬间,几乎是缔造了数十万亲秦王的亲戚,夯实了秦国根基。

  这也是为何秦国屡次造反被镇压,出征寮国一呼百应的原因。

  “啧啧,倒是不错!”

  目睹着简易版本的明裙,湘王耐不住寂寞,在河内开始动作起来。

  他第一个建起了戏楼。

  从广州雇佣戏班过来演出,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同时也让广大汉人们解渴了。

  其中迸发的热情极其夸张。

  戏楼前排起的长队,足足有数里。

  旋即,他又让这群戏班们教导本地人唱戏,用的是本土话。

  这下,无论是孟姜女,还是王宝钗,都让秦人们看得如痴如醉,议论纷纷。

  培养起秦人看戏的瘾头后,湘王则离开了河内,去向了齐国。

  齐国与秦国是藩国之中各自体系的领头羊。

  秦国属于征服者系列,如卫国,辽国,湘国;而齐国则是建设开拓型,如越国。

  看完了秦国的心酸,对于齐国,湘王可是期盼的紧。

  果然,抵达齐国临淄后,其大出湘王所料。

  临淄城的一应建设,基本上都是仿照南京而成,建筑上都是充满了江南烟雨。

  只不过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巨大的排水渠被一层层青砖遮盖,显然是整个城市的生命线。

  对于这位九弟,齐王更为热情一些。

  “九,我这可是有十万人了。”

  齐王骄傲地介绍着临淄这片城市:“而在三年前,整个齐国也才十万人,如今已经翻了三四倍。”

  “我如今还在像朝廷请求招募百姓,十年内招募三十万过来。”

  “为了临淄城,我每年投入十万块修缮,瞧瞧这引水沟,整个临淄长达五百里,可以在一个时辰内排掉整个城市的水,即使是暴雨季节。”

  湘王听得连连点头,只是在行走间,他忽然在路边上看到一条大粗蛇,被吓了一跳。

  而行人们则熟视无睹,孩子更是拿木棍摔打,死了后就三五成群地拿走了,估计是当零食去了。

  这让他颇有几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