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四十六章选择(1/2)

  “可是,陛下,城东、城北、城西三营,也同时燃起烽火示警,都有敌袭。”

  赵舒一脸凝重之色。

  皇帝这时也停下了脚步。

  “能看清多少人吗?”

  “夜间漆黑,月光不明,马蹄不断,分辨不出多少人影!”

  赵舒快速道。

  京营共分为前后左右中,共五翼,其中四翼各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而中翼,基本是属于皇帝直接指挥,人数约莫万人,主要职责就是保护皇帝。

  所以,这一部分又可以看作侍卫,一般不计入京营人数之郑

  此时,四营遭受袭击,能够出兵拯救的,只有中翼,即侍卫翼。

  “你们怎么看?”

  皇帝来到了前敌元帅府,开口就问道。

  “目前暂时无法分清哪部为主力,亦或者都是主力,所以臣等的意见,就是中翼坐守扬州城,然后再伺机送陛下去运河。”

  赵舒只能硬着头皮道。

  “满清不可能会有那么多人。”

  朱谊汐揉了揉太阳穴,开口直接道。

  “四大营,若是想要突袭,起码需要相等的人数,建奴六万人,亦或者四五万人南下吗?”

  “而且,瞒过山阳一两万人可行,但若是四五万,接近一半的兵马,李经武就算是个瞎子,也会看到。”

  皇帝的话,瞬间让慌乱的情绪被扫开。

  “陛下的意思,建奴只是突袭其中一营,其余的三营,只是故布疑阵?”

  吕大器蹙眉,开口道。

  “没错!”皇帝让打开扬州布防图:“扬州城长宽不过二十里,同时攻城能做到,但肯定有先后。”

  “那他们这是在引蛇出洞?”冯显宗开口道。

  “也有可能直接鲸吞一翼。”

  这时,赵舒也反应过来:“只要咱们一时间做不出解救,突袭下的某一翼,很大可能会被击溃。”

  ahz.

  “如此一来,扬州城布防就出现漏洞。”

  “清军多为骑兵,一旦他们切断咱们的漕运,扬州城没有粮食输入,大军就不战而溃。”

  “四股清军,到底哪一股是真的?”

  皇帝露出思考之色。

  这要是在白,单筒望远镜之下,什么都一目了然。

  但却是在夜间,火光大起,烽火相同,怎么能看清楚?

  “或许是城东!”

  吕大器道:“城北是运河,清军若在此南下,必然会被发现,城东为运河之东,是建奴南下的最佳路径。”

  “也有可能是迷惑咱们。”

  冯显宗摇头道:“城西,城北不可能,那就只能是城南、城东二地之一。”

  这时,皇帝突然露出一丝笑容:

  “建奴若是想抵达城东,必然经过城南,或者城北,只有在这两地交战,才能最大可能浑水摸鱼过去城西。”

  “城北是运河,建奴不可能是运河南下,所以,建奴袭击的是城南——”

  而这时,张慎言则露出疑惑:“陛下,何不可能是城东?”

  这时,赵舒反应过来,连忙道:

  “四大营燃起硝烟相差仿佛,所以必然是距离最短。”

  “而若是攻打城东,则到城西,则须走上两程,时间来不及了,自然无法虚张声势!”

  张慎言这才叹服。

  皇帝摇头,这考的竟然还是脑筋急转弯。

  “着中翼七千人急行军去城南,解救被困军队。”

  “至于剩余的三千人,就看守扬州城,再发动一些民壮守城。”

  朱谊汐叹了口气,略显疲惫:“如此一来,对付骑兵攻城算是够了。”

  他没有料到,满清来的如此之快。

  同时也没有想到,这些骑兵竟然还能故布疑阵,学会了用阵法。

  别看他的如此肯定,但却没有十足的把握。

  假如李经武真的眼瞎,或者被满清瞒住,那京营必然损失惨重。

  如此一来扬州城必然守不住。

  到时候,整个淮海防线支离破碎。

  北伐还得推迟数年。

  甚至,由于战马不足的缘故,北伐将会更加困难。

  “恳请陛下移驾——”

  突然,张慎言跪下,满脸凝重。

  赵舒、冯显宗、吕大器、朱谋等,也同样跪地,附和不止。

  对此,朱谊汐蹙眉,开口道:“战事还没有结果,朕作为皇帝,一军主帅,岂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