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六十九章水军司(2/3)

浇地等着呢……”

  “班主,你这戏唱得不一般呀!”

  村长抽着旱烟,目不转睛地看着戏台,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精神娱乐也是很少的。

  更别提,这群人可比乡下的草台班子强多了。

  那姑娘,水灵着呢,比豆腐还嫩!

  “没么事,就是混口饭吃!”班主笑着说道:“我们领着内务府的粮饷,就是替皇帝教化百姓的。”

  老村长心头一惊,内务府一听就不得了,他的腰不自觉地弯了几寸,堆满了笑:“那是,那是。”

  “只是吧,您唱得是移民啥的,就有些那个了……”

  与那些普通农民不同,村长是有见识的,立马就意识到戏班这是鼓励大家移民,这可不得了。

  在农村,争地争水,靠的可都是劳动力。

  人数的多寡,可是决定性条件。

  “这是朝廷的安排!”班主随口道:“况且,我瞅了瞅,您这村子可得有四百来口了,虽说如今不收丁钱,但也不能这样生啊!”

  “村里几个寡汉?”

  “二十来个!”村长放下了旱烟,叹了口气:“这群孬子,就晓得生男伢,女伢生下送人的多……”

  “我听说了,移民去海外藩国,一个人给一块钱呢!”班主凑过来,低声道。

  “给谁的?”

  “你呀!”

  “我?”

  “是咧,可不得是你吗,你得劝那些寡汉迁走才有钱!”

  “格老子的!”村长咬着牙道:“能让这群寡汉娶到烧锅的,怎么都成,我这就去说!”

  “别急,等唱完再去也不迟!”班主拉住他,笑着道:“咱可只在村里停两个时辰,待会得去乡里唱,可没那么容易听了!”

  说着,他显摆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怀表,瞅了一眼时间。

  “这?”

  “怀表,有价无市!”班主炫耀道:“咱这不是教化嘛,上官看咱努力,就赏了一块,市面上可得百来块呢!”

  村长眼睛都直了。

  及至唱完,一群人就围了上来,问东问西,尤其是藩国移民的待遇与好处。

  “烧锅会有的,牛也会有的,地更是数不清,只要你想去,就去码头,那里有人收……”

  应付完这群人,戏班继续上路了。

  半路上,一个名叫李火旺的少年凑了过来,想要捎带一程,这自是可以。

  见少年孤苦伶仃,身上伤痕累累,一问三不知,精神都有些不正常了,班主心生怜悯,这才摇头道:“罢了,你以后就跟着咱班子吧,你会什么手艺?”

  “我?”李火旺迷茫道:“跳大神算不算?”

  “也行!”

  班主点头道:“碰上哪家死人了,你倒是能混口饭吃……”

  九江府城,随着年节到来,陆陆续续汇聚了不少的戏班子。

  婚庆,诞子,过寿,大户人家最爱的就是请戏班子,既热闹又体面。

  戏班子们聚在九江,也是因为内务府对近一年来走村串乡的戏班子们进行赏罚。

  虽然戏班子们平日里收不到内务府的钱财,但四处流浪了他们只要挂在内务府,就极大的保证了安全,这是怎么又换不来的。

  一边赚钱,一边宣讲教化,顺便收集情报,对于戏班子来说,这是件很轻松的事。

  而之所在九江而不是省城南昌,只是因为九江府临近长江,这里的皇商是最多的。

  “十二支戏班,去年走遍了四十二个县,大半个江西都逛遍了……”

  内务府,江西主事陈子孝嘟囔着,看着戏班子收上来一大摞的信息,分析着其中的关键。

  锦衣卫虽然在各府有百户所,但只能收集表面文章,更是被官员们收买提防的对象。

  内务府则不一样了,直入乡村,更能了解实情。

  “南昌府进贤县士绅填了部分青岚湖,得地一万八千亩……”

  “饶州府有水匪,劫掠童子渡数村,地方剿匪无力……”

  “鄱阳湖水师好几个队正娶了小妾,强买了好多地,似乎还没去县衙交契税——”

  “没交契税?那不就是白契?”

  他摇头笑道,旋即笑容凝固:“哪来的钱?刚巧几百里外有水匪……”

  他腾得站起,立马将消息记下,然后遣人调查水师的调动记录。

  待得知其私自出动与水匪劫村对应上好,他大喜过望。

  信封上连画三个圈,附着证据,立马命人送抵京城。

  军队假扮水匪掠财,这可是惊天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