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三章建奴新的动向(1/2)

  “卑职明白!”

  李继祖点点头,颇为自信道:“您老放心,别看西贼威风,但到底是只能欺负欺负朝廷,在俺面前,支楞不起来。”

  “哼,自说自话!”

  朱谊汐闻言,不喜反怒。

  “听说主持西军乃是孙可望,张献忠生死不知,人家能逃到云南,打下一片天地,岂能轻视?”

  见李继祖欲言又止,朱谊汐沉声道:

  “记住,拿下贵州,剩下的再说。”

  言罢,朱谊汐就没了兴致,摆摆手,让其退去。

  李继祖颇有些烦闷。

  离了豫王府,天已大黑,想着街面无人,不由得信马而奔,颇为潇洒。

  多日不来,襄阳城越发的精致起来。

  没错,就是精致。

  相较于长沙的熙熙攘攘,襄阳城算是格外的精致,仔细。

  道路上干净整洁,街铺齐整,格外的赏心悦目,几乎没有逾矩扩建至街面的,与长沙的粗犷形成了鲜明对比。

  “听闻,就连旗帜的高度,门槛的高度,也被限制死死的,不愧是幕府的中心。”

  李继祖感慨万千。

  而这时,忽然前面一队身着皂服巡逻的发现了他,忙不迭跑过来,气势汹汹。

  “不好!”

  眼见此,他心头一慌。

  他当然明白,这些人是襄阳城内新组建治安局。

  所谓的治安局,专司维护秩序,缉捕要犯,乃是对于衙门在司法上的重要补充。

  在地位上,仅次于知县,与县丞,主薄平行,可谓是炙手可热。

  虽说是县里的,但这是在襄阳城,俗话说的天子脚下,要是被抓到,可是丢了大面子。

  想到这里,胯下的马儿也加快了脚步,奔驰起来。

  几乎是一溜烟的功夫,就甩掉了他们。

  回到豫王赏赐的宅院,李继祖缓了口气,终于逃过了一劫。

  “头,就这么放了他?”

  几个皂服大汉气喘吁吁地跑着,挎着腰刀,脚着皮靴,端是气派不已。

  “不放又如何?人难道跑得过马吗?”

  领头的大汉无奈,随即冷笑道平:“这一个月来,咱们治安局威风八面,无论是谁犯了规矩都得抓了,此人黑夜走马,岂能逃脱?”

  按照襄阳城的规矩,但凡一更天后,就不允许经商,街头乱逛。

  在治安局的成立后,敢打敢拼,抓获了不少的衙内、富商,立下赫赫威名。

  谁都知道,治安局的背后站着豫王殿下。

  李继祖心怀侥幸,

  但他忘了,马匹这东西,在南方少有,都是有定数的。

  隔天,其就被查到,被豫王狠狠训斥了一顿,满脸无奈的离了襄阳。

  合着来到襄阳,尽挨训了。

  “等咱拿下贵州,再风风光光回来。”

  李继祖嚷嚷着。

  而就在他离开不久,朱谊汐召见军政司掌司赵舒,脸色凝重。

  “从北京传来的消息,建奴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啊?”

  赵舒一楞,蹙眉道:“这不符合常理,去岁新败,建奴应该养精蓄锐才对,如此穷兵黩武,也不怕出乱子?”

  豫王坐着,淡淡地看了一眼孙长舟。

  孙长舟心领神会,恭敬道:“掌司,北京城的锦衣卫被解散后,编入各方,他们世受皇恩,不得已而降,传递了不少消息。”

  “据传,奴酋多尔衮震怒,扬言绝不善罢甘休,如今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粮食,预备出征。”

  “是打西贼吗?”赵舒略带侥幸。

  “并不确定。”孙长舟直言道:“听闻其准备了许多的船只……”

  “这——”

  赵舒变色:“建奴这是准备打朝廷?”

  “再怎么说,闯贼势衰,兵马损失严重,怎么想着打朝廷?”

  “况且,江北四镇数十万人,就算是再缩水,也比闯贼强吧?”

  听闻到这个消息,赵舒就觉得难以置信。

  一般都是欺软怕硬,怎么反而打硬茬子,建奴昏了头吧!

  “比闯贼强?”

  朱谊汐笑了,仿佛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历史上,江北四镇根本就没扛过两个月就一溃千里,多铎长驱直入,几乎是没费什么功夫就拿下了南京城。

  当然,也正是因为速度太快,所以满清并没有建立起统治,叛变起义不断。

  官兵近半投清,反而是后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