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二十四章西安城内乱糟糟(1/2)

  豫王回来了,陕西有救了——

  伴随着数千民夫的归程,这句话瞬间就传遍了整个西安府,旋即又在整个陕西省蔓延。

  虽然是寒冬腊月,但许多人心中一片火热。

  豫王的这个名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点陌生,他们更为熟悉的,则是盘踞西安三百年的秦王。

  现实就是那么搞笑。

  秦王一家虽然剥削陕西省数百年,但却是地地道道的自己人,在李自成违背承诺后,瞬间就是普通百姓念兹在兹的存在。

  在他们的眼里,秦王就是大明在陕西的统治符号。

  但对于普通的士绅,官僚来说,豫王的名望,实际上远在秦王之上。

  拥兵十万,驱逐西贼,斩杀奴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况且,豫王纳孙传庭之女为王妃,更是激起许多年轻人的向往。

  没错,李自成一来,不仅秦王洗白了,就连孙传庭也洗白了,成了大忠臣。

  就好比蔡徐某一来,吴炮王与鹿某都洗白了。

  即使再怎么遮掩,西安城内不住地喧嚣起来,暗流涌动。

  泽侯田见秀又习惯性地留守长安,与皇后高氏共同管理长安。

  当然,这也是其稳重的性格有关,甚至在李自成看来,还有点妇人之仁。

  历史,田见秀见清军赶来,作为后军殿后,他不舍得烧点西安城的存粮,就想分给普通百姓。

  结果,白白便宜了追击而来的清军,让其有余力存粮来追击李自成,算是间接资敌。

  “大事不好!”

  田见秀眉头一蹙,忙不迭跑向皇宫,即之前的秦王府。

  高皇后见其匆忙,不由奇道:“泽侯有甚事见我?”

  “皇后,蓝田出现明军的身影,昨日还有军粮被劫,西安危矣!”

  田见秀规矩地行了一礼,与那些桀骜的武夫大为不同。

  高氏闻言,脸色大变:“明军竟然如此胆大妄为,难道不怕皇上兴兵吗?”

  “西安城内有五六万人,蓝田关也稳如泰山,唯独所虑的是军粮。”

  田见秀谨慎地说道:“咱们没有余力来守护粮道,一旦粮道不稳,汉中的十万大军怕是会士气大跌,十成也只能有两三成的威力,皇上又在军中,后果不堪设想……”

  军队的战斗力和忠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影响甚大,所以古代以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秦军,开国时横扫无忌,不过十来年,就连削木为兵的陈胜吴广等起义军,都难镇压。

  而最影响士气的,就是粮食的短缺,士气短时间内就会崩溃。

  “泽侯想要我做什么?”

  高氏关切至极,直接道。

  “皇后可写一封书信,让皇上得知消息即可……”

  田见秀轻声说道。

  “行!”高氏点点头,送了口气。

  “如今都城不稳,人心惶惶,泽侯莫要拘束,可得下狠手才是。”

  高皇后见其模样,不由得劝说道。

  “末将知道了。”田见秀叹了口气,拱手退下。

  望着壮观辉煌的皇宫,田见秀心思莫名。

  皇帝什么都好,就是不爱女色,偌大的皇宫只有高皇后以及窦美人二人,空旷的很。

  如此,怎能诞下子嗣?

  下一代没有着落,他们这些人就感觉轻飘飘的,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回到衙门,田见秀干脆利落的派人封锁流言,最后,他补充道:

  “切莫乱抓人,其人等一抓获,由我亲自审判……”

  “遵命——”

  一时间,长安城市坊喧嚣,大量的衙役走街串巷,不断地锁拿所谓的流言者,但却胡抓一通,激起了众怨。

  流言这玩意,反而不胫而走,传扬的更加快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豫王要回来了。

  普通百姓一想,打仗二字深入人心。

  粮价飙升,抢购排队,整个西安城不见一兵一卒,自个儿都要乱了。

  汤福穿了一件黑袄,戴着破毡帽,两只胳膊互相串在袖子里,佝偻着身子,丢在人群里就寻不着。

  他黑乎乎的脸上写着麻木与焦急,但是双眼却谨慎地张望,走街串巷良久,终于在一个半边污水的巷子中,敲开了大门。

  咚咚,咚咚咚,间歇敲了两次。

  “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门内响起声音,紧张而又清脆。

  “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