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六十章我竟然是反派?(1/2)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六十章我竟然是反派?气氛哄抬的很热烈。

  豫王雄心壮志,孝感天地,誓要拿下孝陵,宽慰太祖在天之灵。

  士绅泪流满面,为大明复归感到高兴,又为弘光皇帝的被俘感到伤心。

  不过,一场宴会后,豫王的神色突兀地阴沉了许多。

  距离胜利越发的近了,但他的心,却极为不爽。

  南京城太大,守之不易,洪承畴除非能撒豆成兵,不然根本就守不住。

  “殿下,杭州城破,潞王被俘。”

  “鲁王监国浙江台州,益王监国江西抚州,另外,流言传来,唐王于福州监国,靖江王于桂林监国……”

  “所有人都窥伺神器啊!”

  朱谊汐摇摇头,对于这些人的不自量力,颇为可笑。

  但却也明白,即使自己实力最为雄厚,但支系太远,宗序上难以服众。

  地方官吏也伺机而动,谋取拥立之功。

  而当时,弘光皇帝一监国,天下宗室根本就没有敢捣乱的,地方安稳。

  这就是法理啊!

  所以,他明知道士绅荼毒极深,更是大明亡国的根本因素,但却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他不是唯一的选择。

  在没有统一南方,乃至于天下前,一切的一切,他都要忍。

  在没有真正的强大之前,以保存壮大自身为要。

  毕竟是抗清统一战线,秋后算账也不迟。

  在抗日旗帜下,地主都不能斗了,这点需要学习。

  “南京城中,尚可喜、耿仲明协防,以及部分满八旗,将皇宫改为满城。”

  “另外,扬州城还有五万兵马,由吴三桂,以及刘泽清部将郑隆芳、姚文昌二人,共同领兵。”

  孙长舟望着豫王日趋高大的背影,他的话语越发的简洁果断。

  “制衡!!!”

  朱谊汐沉声道。

  吴三桂曾经是洪承畴的麾下将领,所以尚可喜与耿仲明就在南京。

  而吴三桂的关宁军,自然也瞧不起刘泽清的兵马,互相轻视。

  孙长舟沉默,抬头道:“要不要行刺?”

  “哪有那么简单。”

  朱谊汐摇摇头,那些将领们吃住在军营,而洪承畴更是上百亲兵庇护,他当然知晓自己不受人待见。

  “南京城,唾手可得。”

  监国殿下自信道,旋即脸上露出了思考:“唯一可虑的,就是打下南京,接下来怎么治理南直隶呢?”

  不可否认,江南地带,乃是东林党的根基,从乡村到城镇,影响力极大。

  若不安抚他们,根本就永无宁日。

  同样,安抚了他们,收税什么的,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就必须要分化瓦解。

  不能因为某些人,就否决了整个东林党。

  东林党的创建初衷是好的,但却被弄歪了,有些人还是值得拉拢的,例如像张慎言这样的真君子。

  想到这,朱谊汐不由得想看过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所谓的英国内战,不过是经商的贵族克伦威尔打败了土地贵族拥立的国王查理一世。

  而其打起来,就是反抗查理一世征税平复苏格兰叛乱。

  明末的东林党,与皇帝的矛盾,也是加税征税。

  美国反抗英国的起因,也是因为反抗征茶税,缓解帝国财政困难。

  如此,按照历史课本来看,我岂不是站在反面?

  但为何东林党被骂呢?

  朱谊汐想了想,笑了:“还是东林党前期树的牌子太大,卖国行径反差令人恶心。”谷

  念起,豫王殿下更是坚定了分化瓦解的心思。

  ……

  而此时,北京城中。

  英亲王阿济格随同大量的财货,兵卒,浩浩荡荡回到了北京城。

  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城迎接,让阿济格颇为高兴。

  旋即,在勤政殿,顺治皇帝高坐,加封是为和硕勇英亲王,封号达到了四个字。

  御赐金腰带,并加赐府邸一座,宝刀一柄,金银珠宝无数,并且对于他上禀的武将举荐,一律照准。

  这下,名义上,他成了仅次于多尔衮的第二号亲王,权势大增。

  这番的恩赐,暂且平息了阿济格的怨恨。

  而他并不知道,在他被召回时,不仅洪承畴继任为总督,并且令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固山额真叶臣镇守南京、扬州等重镇。

  “阿济格那里很热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