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二十章紧锣密鼓(1/2)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二十章紧锣密鼓“该死!”

  北京城,伴随着战事的开始,北京再次因此事而喧闹起来。

  许多的普通八旗家属们也心神恍惚,大半想要离开北京,回到辽东。

  值此时,被严密看守的弘光皇帝,受封为献亲王的朱由崧,也百无聊赖地坐在院落中,乘着阴凉。

  随着明清之间房攻守转变,满清对于朱由崧的管控也日趋严密。

  在去年,他还可以跟潞王、太后聊聊天,见个面什么的,如今却只能待在院中,哪里也去不了。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朱由崧揉了揉软乎乎的肚子,满是惆怅。

  原本肥硕的身躯,这些时日下来,竟然瘦了些,双下巴也明显收了许多。

  在时人看来,胖乎乎的身体,才是福气的象征。

  “午食到了——”

  忽然,院门咯吱一声响,一阵喊叫。

  从门缝中,一个食盒被投放进来。

  高两尺有余,打开一看,有菜有肉,还有一壶酒,饭菜没有一丝温度,显然已等了多时。

  朱由崧熟练地打开饭盒,然后将菜肴采访齐整,饮了一口酒,然后大口的吃食了起来。

  这要是在以前,没有七八个人服侍,他根本就不会动筷,如今却只能自己来弄。

  狼吞虎咽,大口吃食,忽然,他嘴巴中感觉不对劲。

  掏出一看,竟然是一团纸:

  绍武皇帝三路发兵,不日即可拿下北京城。

  “我有救了?”

  朱由崧一楞,旋即大为欢喜。

  这是有人在给他通风报信啊!

  这在以往可从来没有过。

  心情一好,他吃饭也有劲了。

  随后几日,饭团中的纸卷越来越多,字也越来越多。

  虽然只当过两年的皇帝,但是朱由崧却对于权力有着天然的直觉:

  “有人准备改换门庭。”

  而在内城中,一处豪宅中。

  在北京粮价数日一变的关口,以内务府八大皇商为首的商贾们,竭尽一切力量,募集钱粮物资。

  只是可惜,光是北京城的耗费,就让他们吃不消了。

  “昨个又搭进去了一万两,摄政王还要我去收集火药,在天底下哪有上好的硫磺和硝石?”

  八大皇商之一的梁嘉宾,此时正咬着牙,坐在太师椅上,满脸的怨气。

  “京城的粮价已至三两一石,朝廷要我继续供粮,可这天底下除了南方,哪里还有粮食?”

  黄云发摇摇头,满脸的苦涩。

  “好了,我这是叫你们过来,不是让你们来诉苦的,而是要解决办法。”

  作为八大皇商之首的范永斗,目光横扫三人,没好气地说道。

  八大皇商之中,范家最受重用,占据了张家口的贸易大头,而且就连长芦盐场也在经营,关外的人参、皮草等贵重药材,也是其囊中之物。

  可以说,范家的身家,抵得上在坐所有人的一半。

  地位仅次于范永斗的王登库,此事咳嗽一声,摇头叹道:“今时不同往日,偌大的北方数省,已成了烂摊子了。”

  “山西、山东都有兵灾,咱们的生意做不成了,这也就罢了,明廷唆使徽商、陕商,成立各种行会,任何物资都难北上。”

  “这做生意,不就是互通往来?咱们只能禁锢在北,已束手无策。”

  这番话,得到了在坐众人的首肯,对于卑鄙无耻的明廷,恨得牙痒痒。

  在南北通商之中,北方更依赖于南方,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一旦进行锁关政策,对于北方的伤害难以估量。

  “咳咳——”

  范永斗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随即,其锐利的目光横扫众人,仿佛是刀子一般,能将人戳个遍体鳞伤。

  “你们后悔了?告诉你们,晚了。”

  范永斗阴沉着脸,嘴角似乎带着嘲讽。

  七为皇商脸色青白,分外的难看。

  在被收入内务府,成为皇商的那一刻,就预示他们的已经被吊死在一棵树上。

  士农工商,最卑贱的商人一旦参与政治投机,要么家破人亡,要么青云直上,没有第二选择。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您老说的什么话,咱们哪里敢后悔。”

  众人纷纷开口,表示绝无那般意思。

  “那便好!”

  范永斗冷哼一声,严厉道:“无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