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九十五章另起炉灶(2/2)

着眼睛,试探道。

  “一石粮如今一块左右,半价与我就是五块钱。”

  说着,商人不假思索的从怀中掏出钱袋,响亮的清脆声极其悦耳,抓出五块银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您更是官人,我更不敢欺您了。”

  白花花的银圆就在眼前,儿子眼睛直瞪得溜圆。

  “爹——”

  “不好意思,价钱太低了!”周微眼珠子一转,扭头就走。

  “好商量,好商量,要不五成半?六成?七成,最好价了——”

  可是随着价格越来越高,周微的脚步反而越来越快了。

  “爹,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圆啊!”

  儿子看着老当益壮的爹,不由挠了挠头:“您孙子还等着买葫芦丝呢!”

  “屁!”周微来了一句粗口,直接道:“你小子就容易上当,要是换了,可赔大了。”

  说着,他停下脚步,教训道:“无商不奸,他肯拿七成来买,定能卖上八成,九成,一两块银圆的事,岂能随意定下?”

  “爹,您是说,这宝钞值钱?”

  “这是粮票,粮票。”

  说着,周微眯起眼睛,捋了捋山羊胡道:

  “明个你拿几张粮票去通州,看能兑回来粮食不,如果能兑回,你就先兑个两石回来,管咱们家里的吃食。”

  “剩下的,就不急了。”

  很快,等到父子俩回家一打听,果然有传言粮票能兑,甚至能当钱来用,能值八九毫呢!

  心中大定。

  “娘,这天子脚下,奸商太多,今天差点就骗没了敢几块呢……”

  而在皇宫中,锦衣卫指挥使吴邦辅汇报道:“陛下,粮票兑换者有三十七人,计三百一十石。”

  “你做的不错。”

  朱谊汐夸奖了一句。

  凡事就得有托才行。

  只要粮票能及时兑换粮食,那么其价值就相当于钱。

  而与宝钞由朝廷信誉挂钩不同,粮票挂钩的是粮食,这比金银还要让人安心,给人天然的信心。

  这种伪纸钞能够形成时间差,从而使得朝廷有余粮度过财政危机。

  抛弃宝钞实属明智之举。

  这,不过是让财政的应急补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