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二十五章想法(2/3)

>  皇帝轻笑道:察哈尔汗将会带到京城,到时候我把布达里也带走,依靠着汗部和边军的实力,察哈尔怕是没人敢反对。

  那些贵族该怎么办?

  孙长舟轻声问道,却是满脸坚毅和果断。

  显然,他不怕来一场大屠杀。

  能不造成杀戮是最好的。皇帝叹道:反抗的就算了,让他们去佛祖那里赎罪吧,至于顺从的……

  分给十万亩草地,保留财产,然后就迁移到京城来住,留在草原容易起乱子……

  说到这,朱谊汐看着孙长舟的眼睛,认真道:那些奴隶,他们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也要分地,这样的话,他们将是朝廷最大的拥护者……

  随后,孙长舟离开了马车,注视着皇帝远去,心中长长的叹了口气。

  骑马而归,一旁的幕僚见此,忍不住问道:东翁何故叹气?

  陛下对草原之治,不再图安稳,而是急功近利,不知要闹腾多久。

  孙长舟述说着情况,幕僚见之也不由得叹了起来:如此以来,东翁在草原,又得待上几年了。

  是啊,又得待许久了……

  在之前,对待草原问题,皇帝是拉拢上层贵族,羁糜为主,然后逐步蚕食,分割察哈尔,建立汗部、城池。

  按照规划,只要十来年,朝廷对察哈尔的统治将会空前稳定。

  但如今皇帝又换了招数,选择了分地,这其中的阻力该有多大啊?

  察哈尔,绥远,如此一来,漠北诸部还会远吗?

  ……

  此时,在吕宋,金堡带着圣旨,告身和官印,在王城中总督府正式宣告,他将担任总督一职。

  作为领兵作战的总指挥,孙林从男爵,骤然升为伯爵,名唤武进伯,食邑两千户。

  因为其作战规模超过万人,更是拿下数座城池,十几万人,等于是凭空为朝廷征服一府。

  再加上他那外戚的身份,升伯爵谁也没话讲。

  不过,以二十六岁的年龄登上伯爵,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另一个伯爵,这是东海水师总兵施琅,名唤南陵伯,食邑两千户。

  其他子爵、男爵,也精进了数个。

  整个总督府此时可谓是喜气洋洋。

  不过,金堡作为总督,他见二人后,说出了朝廷的意思:

  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将要分割两三千人,驻扎吕宋,名唤吕宋

  水师,护卫整个吕宋。

  孙林和施琅自无不可。

  在伯爵面前,这些根本就算的什么。

  不过在得知吕宋水师为副总兵衔后,这就让人沉默了。

  举荐一个这样的大将,可谓是一块大蛋糕。

  不过,施琅嘴唇微张,犹豫了许久,撇了一眼孙林,最终还是没说出话来。

  这样一个人选,作为总指挥的孙林具有极大的话语权。

  更不要提,施琅本身的郑家军成分极重,如果再举荐一个这样的将领,必然会被人认为是郑家人。

  朝廷,亦或者金总督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想当年,福建水师,也就是郑家水师实力强大,随后分割成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随后各自扩军,稀释郑家成分。

  再之后由孙林担任南海水师,朝廷的主要目的恐怕就是为了彻底洗净郑氏的痕迹,使得其彻底归朝廷所有。

  吕宋水师这样的一块蛋糕,根本就不会落入他手。

  果然,孙林直言道:游击将军高宝为人谨慎,擅使西船,犹爱喜欢大炮,此番还在,他就指挥大炮,击沉了一艘大船,立下大功。

  他也升至子爵,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亦或者能力,都是足够的。

  那便是他吧!

  对于此人,金堡也是有印象的。

  虽然高宝也是福建人,属于郑芝龙老乡,但受到孙林的举荐,那必然就很可靠了。

  再者说,福建水师将领极多,水师之中想找到一个不是的,反而稀奇了。

  水师人选定下后,金堡将又开口道:根据朝廷的恩典,此次拿下吕宋,水师也同样拥有功勋土地。

  本来是定在台湾府,但某启奏了圣上,将土地定在吕宋……

  此言一出,孙林、施琅互相看了一眼,心中破口大骂。

  台湾虽然荒芜了些,看这些年的开发以来,已经成了熟地,富甲福建,如果将土地定在吕宋,相比较之下,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施琅不敢言语,孙林则直言道:总督,恕末将直言,吕宋蛮夷极多,相较台湾更显得荒僻,士兵们想必极不乐从——

  如果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