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六十二章暹罗(1/3)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六十二章暹罗有一点则必须是明白,作为三百年天下的主人,福藩是燕王最近的支系。

  某种意义来说,选人继承福藩,等于是给燕藩一系选接班人。

  这个时候,其他的人选,就显得很突兀了。

  而福王要是绝嗣的话,那么燕系的继承权则会扩大,扩散,从而导致后患无穷。

  而这个时候要是让一个儿子入继福藩,就能解决这场宗室风险。

  只是,如果这样做的话,最难受的,莫过于太子了。

  一个兄弟是本藩嫡系秦王,一个是前朝嫡系福王,好家伙,表面上看起来都比他有继承权。

  朱谊汐只是思量片刻,就想明白了:

  赵舒直接赞叹:

  话说得很明白,表面上来看,太子朱存渠实力微弱,但实际上,其影藏实力难以计量。

  例如,庞大的公侯伯子男,勋贵体系,皆是其背后的支持者,太子将是皇帝一般的维持者身份。

  文官自不必提,嫡长子继承制,天然就拥有广泛的拥戴者。

  不过,朱谊汐却明白,作为当权的皇帝,给下一代虽然要维持竞争力,但也很容易弄巧成拙。

  尤其是新王朝初建,第二代总是容易出问题,如汉惠帝,唐太宗、宋太宗,明成祖等等。

  这里面既包含着国内外局势的复杂影响,也是当权者的放纵乱来有关。

  朱谊汐自然不会如此,一旦确立太子,他必然是全力以赴的支持。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断的思索着,抬头看着赵舒头发斑白,不由得说道:

  赵舒闻言,脸色骤变,某种程度上来说煞白无比。

  他颤抖着嘴唇,双手狠狠的握在椅子上,不敢轻易的放开,他怕自己会瘫坐,从而形象大跌。

  嘴唇哆嗦了几下,赵舒恢复了些许血色,咬着牙道:

  皇帝摇了摇头,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安抚道:

  从靖康之耻开始,北方沦陷数百年,胡语、胡服者不在少数,必须要有大将坐镇,牧守一方。

  这时候勋贵跋扈,军户制影响下,其实力强大,让儿子们驻守为塞王,可以说是必须的选择。

  朱谊汐继续道:

  听到这,赵舒眉头一松,这果真是吓了他一跳。

  皇帝说的意气风发,整个人似乎都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气息。

  赵舒微微点头,他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对于那些鞭长莫及的土地,一味的贪婪占据,只会适得其反,羁糜则又显得不合适,还不如让皇子们驻守建藩。

  他心中,直接列出了安西省、吉林、

  黑龙江三地。

  而朱谊汐心中,则列出了青藏高原,安南,以及辽阔的中亚地区,哈萨克汗国等。

  见其赞同,皇帝笑了:

  君臣互相对视了一眼,笑了起来。

  如果建立藩国,那么秦王、福王,就不会再是太子的威胁,反而是一种助力。

  子嗣入继秦藩、福藩,这时候就显得非常的英明神武。

  没办法,信息差在这。

  你以为上司,亦或者内阁厉害,其实都是因为信息差的原因,人家知道的多罢了。

  没几日后,皇帝接见了下潞王,明确表示,绝不会坐视福藩绝嗣,一定会想办法续香火的。

  这让其大喜过望,忙不迭向酒色掏空身子的福王汇报。

  后者大喜过望,感觉到后顾无忧,立马沉溺于美色之中不可自拔。

  显然,按照太医们的预计,这位福王的寿命,这样下去的,也只有几年功夫了。

  不过,藩王计划出炉,第一个尝试的,则是大皇子,秦王朱存槺。

  早在一开始,皇帝就安排他与蒙古人相亲,王妃还没有定,妾室就定下来了。

  很显然,皇帝就是想要将是设为屏藩,化解边疆危机。

  目前来说,最佳的位置莫过于吉林以西的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等地。

  这里蒙古人众多,属于羁糜地区,只要建立城池,控制起来就容易了。

  而危险也是还是有的,那就是满清的威胁。

  而第二个选择,则是卫藏国,青藏国。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藩国,前不久还赐下国号,但皇帝却不信任他们,对于青藏觊觎良久。

  要知道此时的卫藏国。对于喜马拉雅山麓地区的小国影响极大,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可以效仿安蛮南,建立一圈自己的体系。

  考虑到满清的威胁,以及如今康国和卫藏的战争,青藏高原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朱谊汐微微一笑,露出了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