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八十章唐货(1/3)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八十章唐货一番思索,岛津久成就应允了。

  作为岛津家的族人,虽然他跟藩主血缘关系差了五六代,但到底曾经是一家人,人脉关系都还在。

  再者说,琉球知府的好感,足以让他全力以赴。

  离开其宅后,岛津久成坐在马车上,想着刚才的事情。

  想到这,他心情澎拜。

  要知道,虽然长崎位于九州岛,但全部的收益却归幕府所有,鹿儿岛藩只能吃点边角料。

  藩府能有多余的白银收入,是很不错的。

  越想,他越觉得可行。

  作为归化的明人,岛津久成对于为朝廷效力很是热衷,政治上的好处是极大的。

  翌日,刚从台湾返回不久的他,立刻启程去往了鹿儿岛藩。

  鹿儿岛藩,也叫做萨摩藩,是日本倒幕时期的主力之一,后来掌控日本海军,成为事实上的藩阀。

  关原之战后,老乌龟德川家康将和幕府关系亲近的大名藩属在江户,而关系越疏远其属地就离江户越远。

  萨摩藩远在九州西南,其关系可想而知。

  在琉球岛被明军收回后,萨摩藩的恢复到了以往的六十万石高,再加上参勤交代,财政收入缩水。

  待他来到鹿儿岛居城时,岛津久成颇有几分感怀。

  数年未至,但鹿儿岛变化不大。

  采用外城制、门割制等独特的兵农分离制,再加上顽固的四等民制,让整个鹿儿岛如同一潭死水。

  百姓几乎无人参加一揆,但藩府的残酷剥削,让其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虽然已然是夏日,但农夫们残破的短衣,几乎只能遮到膝盖,上衣只有一条围巾搭在脖子上。

  矮小的身躯,已然被太阳晒的黢黑,皮肤皴裂,双目无光,满是麻木,碰到那些经过的武士的时候,才能看到他们强行堆积的笑容,以及卑躬屈膝的动作。

  武士们则身着直垂,也就是传统的上衣下裙式服装,腰间挎着刀,大摇大摆的路过。

  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并没有看到多少欢愉。

  当身着明服的岛津久成露面时,一时间竟然有了几分轰动。

  毕竟,虽然幕府与大明通商,男生人们最喜欢带的是长崎,而非穷困的鹿儿岛。

  这时,一个小孩子,十来岁的年纪,凑到了跟前,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虽然不说是骨瘦如柴,但也是瘦小的厉害,显然是家境不好的武士家庭出身。

  岛津久成微微一笑,用纯正的日语道,但他还是大方地赠与了一枚铜钱:

  男孩失望而归,紧紧握着铜钱而去。

  这时一群武士忽然聚集而来,为首一人惊喜道:

  说着重重的将其抱住,捶了捶后背,激动不已。

  岛津久成眼眶微红。

  这一群人,都是他自幼玩耍,关系亲近的武士朋友,怎能不让人感怀?

  待至其家中,一群人围坐。

  低矮的房屋,漏风的屋顶,让他竟然有些不适应。

  岛津南广沉声,他抬起头,双目之中饱含着期待:

  岛津久成面对众人期盼的目光,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衫,布料一看就价

  值不菲。

  【鉴于大环境如此,

  说着,他抬起头,昂首道:

  某个武士惊奇道:

  好友岛津南广闻言,眉头一皱:

  武士们纷纷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话里话外都是对其抛弃武士身份的不认可。

  要知道,武士可是子孙世袭的,就算是再落魄,也是人上人,而秀才可是不能世袭的,显赫一世算不得什么。

  岛津久成则认真道:

  在德川幕府时期,家老只能是御家人和亲藩担任,就算是萨摩藩主都没可能,更何况是其家的下级武士了。

  日本任官,仅仅只是上级的喜好,以及血脉的远近罢了,科举,甚至是察举都没有,比朝鲜都不如。

  很显然,在大明,由于科举制的原因,导致官场的流动性极强,阶级流动而不固化,与日本可谓是天差地别。

  为了前途,更为光明。

  武士们闻言,先是沉默,然后就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但是许久后,他们不得不承认,科举制是好的,但在日本却不适合。

  因为他们是武士出身,屁股天然的决定脑袋。

  岛津久成也没与他们多言,然后就请他们到最好的酒楼一聚。

  仅仅是茶泡饭,加上一块海鱼,萝卜,以及一杯清酒,就让这群武士们仿佛是过年一样。

  岛津久成见之,感慨连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