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八十一章西贡(2/3)

/p>

  朱静闻言,微微一笑,心中感到满意。

  这般试探,看来秦王一如既往的保持理智。

  没错,虽然此时的人口更多,城池也更加豪华,更是有数百年间修建的王宫,但不要忘了,那里是新占之地。

  更重要的是,其比邻安南。

  虽然此时的明军实力强悍,谁也不必怕,但安南正是南北朝时期,低调谨慎,才是王道。

  秦王认真道:

  朱静谦虚地笑着。

  很快两人就走进了西贡城。

  西贡距离占城,只有短短的两百里,曾经属于高棉王国,但后来却因为位置的原因,渐渐脱离。

  如今被秦王占据了,自然就非同一般了。

  整个城垣,都是用土夯制而成,并非使用了什么砖石,可谓是极为简易。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制造方便快捷,仅仅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其就扩建完成。

  而经过半年的时间营造,西贡也就大变样。

  整个街道四四方方,横七竖八,陈列井字形结构,而在中心地带则是一座用砖石搭建的宫城。

  其高约三丈,特色的朱门上,钉满了铜钉,显示出主人的细心。

  而在宫

  城前面,则是深不见底的壕沟,宽度达到了五丈有余,此时已经记满了水,让人感到胆颤心惊。

  朱静轻声解释道:

  秦王叹道,对于朱静的本事不得不叹服。

  朱静微微抬头,挺起胸膛,继续道:

  吊桥被放下,秦王入了宫城。

  外表看似华丽,而内部却是颇为简陋。

  一座座的屋舍,就像是八卦一般排列,密密麻麻,但却井然有序。

  最中间,一座高耸的建筑,印入眼帘。

  秦王赞叹道。

  朱静有些尴尬道:

  最显眼的,总是第一目标。

  秦王这时候再次点头,重复道:

  某种意义来说,他们这一群人来到西贡,就是以军队为根本,进行扩张统治的。

  如果用西方的话来说,就是武装殖民。

  当然了,在秦王为首之人看来,他们就像西周初年,被分封到天下各地的诸侯,如周公的鲁国那样。

  教化蛮夷,归顺华夏。

  这是他们的口号。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比孔夫子最令人崇拜的?

  行走在宫城中,一路上巡逻的兵卒都恭敬地行礼,抵达王宫时,秦王才对此清楚了些。

  一个普普通通的五进院落。

  在大明,就连普通的富商都不如。

  服侍的丫鬟仆人,虽然有些是从大明带过来的,但大部分都是本地人,相貌一言难尽。

  秦王回过头,满脸的认真。

  孔庙之宏伟,难以言表,而最令其感到惊讶的是,莫过于孔夫子的凋像了。

  他扭头,看向了朱静。

  朱静一五一十地解释道。

  原来,与安南不同,西贡、占城附近,更靠近海边,受到了和平教,以及印度教的影响,信仰颇为混乱。

  例如,占城王国,就是少有的印度教国家,国教是信仰湿婆。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片地区的,别的手工业算是比较落后,但凋刻技术却是数一数二,尤其是神相,可谓是出神入化。

  如此一来,遵循传统,给孔夫子立像,那就是水到渠成了。

  虽然对于朱静颇为信任,但对其如此越俎代庖的行径,心中不可抑制的生出厌烦,甚至是忌惮。

  所以秦王所能想到的,就是树立威信。

  而树立自己的威信的第一步,就是让大部分的百姓、军队认识自己。

  朱静很快就明白了其目的,但他还是不太丝毫犹豫的同意了。

  他志不在秦国,而是将其当做踏脚石,爬向大明的更高峰。

  所以那些些许的威望,权力,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翌日,秦王坐着早就运来的皇家马车,或者说应该叫象辂。

  而皇帝只有大辂、玉辂、大马辇、小马辇、步萃等,独无金辂。

  因为金辂是皇太子的第一乘舆。

  秦王的马车相较于太子,高度减六寸,宽度少一尺,辕长视大辂减一尺。

  当然,坐垫却与皇帝高度一样,里面的装饰也同样相同,

  亭式的长车厢,四面都挂有帷幔。

  亭内坐椅的背后还设有屏风,车轮的轮牙、车辐、挡泥板上和栏杆等处都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