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一章顺化(2/3)

腰来得好,子嗣也更容易些。

  例如清朝,连续三代皇帝绝嗣,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别的不提,其选妃标准定然背锅。

  近亲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是其一直在八旗中选妃子,但八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糜烂,其女子必然都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

  越娇贵的人生孩子就越难,子嗣就算是生下来,也很难长久。

  就像是慈溪,她诞下咸丰唯一的子嗣,那也是破落户出身。

  当然了,明清在皇位继承上,根本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稳固到皇帝都无法改变,另一个则是随心所欲没规矩。

  雍正定的秘密立储,乾隆虽然是第一个,但在朝廷却是明摆的;嘉庆更不用说,乾隆退位当太上皇;道光则更戏剧性,立储诏书消失了。

  咸丰是道光床榻上,临死前定下的;同治是唯一,光绪、溥仪是慈禧一言定之。

  正儿八经的秘密立储,只能算乾隆一个。

  扯远了。

  ……

  此时,顺化城。

  虽然时间来到了十二月,但整个安南却处于旱季,正好是攻略的好时机。

  朱静以五千京营,一万秦军,合计一万五千人,号称十万大军,先是拿下了占城以北的富安府。

  这是阮氏南下,抢夺占城的地方

  ,区区十万来人,经过多年的治理,倒是繁华的很。

  随后,一路上北上,广南府的广义、归仁、会安港都被拿下。

  也就是说阮氏三府之地,已经拿下了两府,其手中只有一府:广治府。

  也就是其统治中心,顺化的所在。

  此时,原本繁荣的城池,此时凋零了许多,街头巷尾无有踪影,城池残破,残破的城门依旧挂着鲜血。

  而最热闹的,莫过于护城河了。

  数丈深,十来丈宽的护城河,已经被石袋堵得严严实实,全部都是明军做的孽。

  然后再雇佣本地人去挖出来。

  毕竟顺化距离边界只有两百里不到,实在是太近了。

  朱静脚踏在残缺不平,布满血迹的城墙上,看着远方。

  在他的身边,许多的安南人则不断地用各种工具,清扫着血迹和垃圾,同时许多士兵则瞪大眼珠盯着。

  朱静扭过头,露出一丝笑。

  在他身边,则是秦王朱存槺。

  这一场战争,秦王可谓是紧随其后。

  北伐大军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

  先是在富安,破其五千守军,然后在又破阮氏三万援军。

  随即就直接边走边收复城池,直接抵达顺化。

  而原本准备海上支援的秦王,则立马坐船,迫不及待的抵达顺化,从而一同与破城。

  实际上,这场战争中阮氏也从来没小瞧,直接动用了十万大军,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而在这其中,五千京营出动,其大军就崩溃了,一万秦军根本就没动手,直接在后面收割人头。

  好家伙,面对战场时,秦王都惊呆了。

  这群安南人,竟然直接不怕死地冲击火枪阵,就这么堂堂正正地冲击。

  越是凶猛,死得越快。

  就连朱静都忍不住感叹,若是在二十年前,这群人真不好对付。

  一场屠杀之后,就是艰难地攻城战。

  先是填平护城河,再用四百斤的绍武式火炮,轰了两三天,将顺化的城墙轰塌了一角,再是拼杀。

  可惜经过一场堂堂正正的屠杀,阮氏大军士气低迷,京营都没有出手,全靠秦军把城池给收拾了。

  由于属于围困,广南国主,阮氏政权的阮福濒也被俘虏。

  秦王则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说着,他嘴巴撇了撇,后者的目光也看向了那群擦地的百姓。

  一时间,所有偷望的眼睛顿时收回,许多人甚至颤抖着,害怕得不行。

  朱静不解,抬头看向了秦王。

  这是正常的反应。

  秦王认真道:

  朱静恍然。

  他心道,秦王看来越来越有王者气概了。

  这就是统治者和将领的不同。

  朱静感叹道:

  「秦军

  伤亡多少?」秦王则直接问起来安南军。

  对于他来说,京营属于皇帝的,大明的,而对他的秦王国来说,秦军则是主力。

  毕竟就算是留下来的京营士兵,也不过数千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