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钢铁(3/3)
更不要说,像是酿酒,茶叶等,大明朝三百年来
就没插手过。
这就是明初制定的让利于民。
所以,相较于宋朝,明朝的酒、茶,醋等,一直很便宜,普通百姓也能吃喝得起。
朱谊汐也没有心思重新施行官办。怩
想想那些国企就知道了,二十一世纪了都止不住,更何况如今?
不过,虽然国营官办的铁厂甚少,但是收税衙门却是有的,直接出炉就收钱,实在是方便。
商税司驻遵化的主事忙不迭上来问安。
听得皇帝垂询,他小心道:
怩
皇帝心中一算,倒是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他们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心算。
朱谊汐实际上却也算出,其一个月竟然产出六千万斤,也就是三万吨。
放在后世这是随便个钢铁厂都能产出,但在现如今,却是极其夸张的数字。
他曾经看过一篇史料,福建一省的年产量,也不过三万吨罢了,而遵化一个月就达到了。
高炉煤炭炼铁,果然是不可小觑。怩
如今高炉普及天下,怕是整个大明的生铁产量,起码得翻个五六倍吧!
主事恭维道:「也正是因为税低,故而百姓才用得起铁来,如今市面上一把锄头也才十五文呢,
据老人说,前明时,一把锄头少说要二三十文,如今这盛世光景,历年来未有的。」
皇帝摆摆手,马屁他听多了。
皇帝不置可否。怩
果然,铁轨的修建,促进了铁产量的飙升。
市场决定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