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九十章陕商(下)(1/2)

  劝捐……

  一切在掌握中。

  众人了然,会心一笑,露出自信的神情。

  “赵参军所言甚是。”

  这时,另一领袖人物,唐永安,此时开声道支持。

  朱谊汐投目一看,其三十来岁,儒雅随和,仿佛秀才一般,不像个商人。

  “这是金州唐家之主唐永安,经营的是矿产,尤其是汉江的沙金,百户淘沙,皆奉其为主。”

  听到讲解,朱谊汐眉头一皱。

  这汉中,竟然还有经营沙金的,这可是大赚的生意。

  唐永安站起身,拱手道:“我等商贾,也是诗书传家,知晓忠义,所以,为了保汉中,愿献白银五千两,以助募兵。”

  “我贺家自然也不例外,也愿捐献五千两。”

  贺一同也起身,笑道。

  “我家助饷三千两。”

  “我家两千——”

  “我家五百——”

  随即,商人们按照大小身家,以五千两为上限,一直的报价。

  朱谊汐听到这,瞬间心中不喜。

  他么的,卖私盐,搞沙金,一个比一个有钱,捐献的金额,却令人大失所望。

  想到这里,他目光不由的看向一旁的瑞王殿下。

  瑞王心神一凛,示意明白。

  随即,在秦王的搀扶下,人还未出,声音即响:

  “我愿助捐十万两白银。”

  “瑞王殿下——”

  商贾们一见是老迈的瑞王,惊叹莫名,忙不迭拱手行礼。

  “您老怎么来?”

  赵舒松了口气,忙迎上,搀扶入坐。

  “为朱将军捐饷,庇护汉中,抵御闯贼,这岂不是人人有责?”

  瑞王环顾一周,掷地有声道:

  “留着这般钱财有何用?闯贼一来,全部就得抄家,到时候有钱却没命花了。”

  在场众人齐齐皱眉,瑞王老爷子一出来,可就打乱了他们的安排了。

  在他们想来,一人出一点血,凑合十来万两,既能养军,又控制朱游击的胃口,不至于太过于贪婪。

  贺一同闻言,与唐永安互相望了一眼,两位商业巨擎正待言语,忽然,一旁的秦王出声了,带着哭腔道:

  “本王在王宫中逍遥自在,不曾想,闯贼来了,一切都没了。”

  “几百万两白银,偌大的王府,以及数不清的田地,都被抄没了,我还听闻,闯贼按家产来劝饷,几乎抄没九成。”

  “一旦不出钱,就严刑拷打,抓全家入狱,西安城内,已然是一片鬼域。”

  有人现身说法,而且还是秦王,众商业巨人,也不得不信以为真。

  一时间,人心惶惶,面色犹豫,同情泛滥,众人以身代之,也不由得感同身受,面露不忍。

  贺一同心思一沉:

  “不好,计划有变。”

  一旁的唐永安,也眉头紧锁,照这样下去,还真的要大出血。

  “哼!”朱谊汐冷笑一声,随即低头吩咐了一句。

  随即,在前堂,浓眉大眼的张祺,不由得神色一动,见着逐渐变化的场面,不由得叹了一声:

  “士绅何辜?百姓何辜?咱们汉中,又何其无辜。”

  他站起身,目光炯炯,见众人看来,更是抬起胸脯,说道:

  “我听闻,朱游击打死了李贼之侄李过,又挫败敌骑,想必是胸有韬略,用兵过人。”

  “我愿意捐出五万两,以助军威。”

  哗啦啦——

  众人目瞪口呆,侧目以视。

  贺一同瞪大眼睛,难以置信:“他娘的,朱谊汐竟然真杀了李过,这岂不是说,闯贼必定入汉中?”

  一旁的唐永安也叹了口气,心中哀叹。

  没想到,这传闻,竟然是真的。

  “我出十万两。”

  贺一同沉吟片刻,下定了决心,举起手道:“助饷剿贼,贺某义不容辞。”

  “唐某也不愿乡梓惨遭毒手,也愿捐十万。”

  一瞬间,二十万的白银就出来,瑞王、秦王,被惊得目瞪口呆。

  这两位行首一带头,立马就涌现出一批爱国商人。

  内堂的众人,五万,八万,最低的是三万两,一个个脸色凝重。

  赵舒眯着眼睛笑着,这下最起码,也得百万两了。

  堂外不配入内的小商人们,也只能被迫捐献,多者万两,少者千两。

  不一会儿,签字,认领,数目达到了两百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