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十四章利益(2/3)

  憆

  所谓的朝贡,指的是当年明、朝的朝贡条约,朝鲜入贡十万石粮,明朝赐钱两万块。

  如今朝鲜米价银贵米贱,一块银圆能买三至四石米,这场朝贡对于朝鲜开始完全能承受住。

  可当时朝鲜一年财政收入才二十万石,即使亏损三四万石大米,也是难受的紧。

  于是,商人们倒了大霉,朝廷八道,每两道的商人们凑够这亏损的两三万石粮食。

  而朝廷则收入两万块银圆,填补了金银的欠缺,偶尔还能赚一点。

  实际上,许多官员恨不得把十万石朝贡都甩给商人,但松商、京商,湾商三大商会极力劝说,才算是免了。

  忽然,一个中年人缓步而来。憆

  他一到众人起身,恭敬行礼。

  他就是松商大房,赵安,由商人们举荐推举而出,威望素著。

  尤其是当年在平壤,他力排众议,要求松商贡献三万石粮,一万两白银,支持时为世子的李淏登基,可谓是让松商受益无穷。

  赵安面带笑容道:

  有商人问询道。憆

  这番话,让所有商人为之振奋。

  朝鲜如今不过两千万人,经过永宗

  岛通商后,户曹年入二十万石贡粮,一百万两白银,相较于往年富盈的一倍。

  别误会,这里的两指的是朝鲜货币,一两等于一百枚铜钱,一百万两实际上却只有十万块银圆罢了。

  在朝鲜,正一品官员,每月的俸禄也只有米三石八斗,豆二石。

  经过孝宗年间的通商后,正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改革,变成了银圆。

  即使如此,正一品的领相,年禄也不过三十六块银圆。憆

  区区越王就藩,就有朝鲜一年甚至数年的财政收入,这是何等的一块肥肉。

  赵安严肃道:

  一时间,为了钱财,所有人都争吵起来。憆

  随后,赵安作为大房,直接开始商量分账,他直接就吃下两千人,占了大头,剩余的八千被众多商人们瓜分。

  基本上按照都是势力和威望的高低勉强算是公平。

  夏鹤侯只捞到了三百人,只能叹气不止。

  即使如此,也抵得上他两三年的净利润了。

  最后,赵安补充了一句后,就直接散去。

  夏鹤侯则迅速回到家中。憆

  歇息了两三日,他才离开了开城,去向自己的庄田。

  捐了两班贵族的身份后,不仅经商方便了,更是能合法掠夺、购买小民的田产。

  如今,他拥有着百结土地,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地主了。

  朝廷的土地按产量结、负、束、把来算,一结土地就是产二十石大米的土地,差不多是二十亩。

  百结就是两千亩左右。

  为他耕种的佃户有近百户,一个个须交一半的大米给他,还要自己负担贡米,日子只能是勉强过活。

  憆

  吆喝着,夏鹤侯不遗余力地瞎编的好处,甚至为了让这群人宣扬出去玩,他给让人准备了绿豆汤发了下去。

  朝鲜人分五等,宗室、两班、平人、准贱民和贱民。

  平民是小商贩,手工业者,基本上贵族的庶子,也被称为中人。

  准贱民是包括花郎、游女、巫女等,贱民则是奴婢了。

  但对于两班贵族来说,平民与***相差无几,哪怕是自己的庶生子。

  除此以外夏鹤侯也有别的招:憆

  对于那些家有三五亩地的,他在夏收后,直接一股脑收回农夫的借贷,逼其舍地抵债,然后再逼迫穷困潦倒的他们去越国。

  借贷,利滚利,这是商人们拿手好戏,也是农村土地兼并的大杀器。

  精明的商人们不榨干一点钱财,是决不罢休的。

  果然,带到七月初,松商就募集了一万男女,还有一万多子女,超额完成了任务。

  ……

  日本,萨摩藩,岛津家。

  对马岛家考老宗室信前来拜访。憆

  藩主岛津光久正好准备启程去往江户参勤交代,故

  而好奇之下接见其人。

  宗室信也不含糊,直接道:

  岛津光久一愣,也不接茬,随即笑道:

  宗室信认真道。

  岛津光久笑了笑,给自己盏了杯酒,道:

  他目不转睛地盯宗室信,显然心中并不平静。憆

  宗室信也给自己倒酒,淡淡道:

  岛津光久脸色动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