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截留(打滚求月票)(2/3)

织造任上截留贡品。”

  这个任主事,就是前几日九阿哥吩咐的那个,如今每天去一回慎刑司,问问最新消息。

  曹顺面色沉重。

  曹荃胆子不大,脸都白了。

  要知道在内务府总管任上收受些贿赂,这都是小过错,可是截留贡品,就是“大不敬”,这没好下场。

  曹荃额头的汗都出来了。

  何玉柱离开了。

  曹顺低声问曹荃道:“爹还打算捞金家么?”

  曹荃忙摇头道:“算了,算了,到了这个地步,不是帮忙能成的,糊涂啊,怎么胆子这样大?”

  三织造中,杭州织造兼杭州税关,还负责安排船只与人手,送东南与西南外藩的使臣入京。

  所以他们跟贡品能沾上边,这个罪名应该也不是无的放矢。

  曹荃蔫耷耷地离开了,连礼单都没想起来。

  曹顺松了一口气,这回该老实了。

  等到回到衙门,曹顺就跟九阿哥道:“谢九爷援手,要不奴才父亲还不肯消停。”

  九阿哥挑眉道:“你一个从五品侍卫,他为难你做什么?不还是逼着你跟爷开口,真是半点不顾你的前程。”

  曹顺没有为他父亲辩解,只掏出了礼单,道:“还是带了书生意气,倒是没想着只动嘴。”

  九阿哥是个识货的,接过礼单看了,心里估算了前头八幅古董字画的价格,道:“这加起来顶一万多两银子,加上那些庄票,是要凑两万啊,你父亲手头挺富裕啊……”

  曹顺实话实说道:“也是掏了老本了。”

  九阿哥道:“李煦家没有分家,你家分家了没有?”

  满蒙规矩,兄弟成家不在一个锅里搅合,都分户。

  可是汉军这里,多还是汉家规矩,父母在,不分家。

  两家太夫人都在世,又都是庶长子成了家长,为了对外显仁义不分家也是有的。

  曹顺摇头道:“早年祖父在时算是分了的,后头稀里糊涂的,又归在一处了。”

  九阿哥晓得曹顺在曹家身份尴尬,做了曹寅多年嗣子,结果曹寅又得了亲生子。

  小儿难养。

  曹顺归宗后依旧养在江南曹寅家,头一次成亲也都是曹寅夫妇给聘妇操持。

  如今回京,他跟二房家里这里不大亲近,下头有三个弟弟,父母也更偏疼养在身边的儿子。

  九阿哥拿着礼单就心动了,跟曹顺道:“你下晌回家一趟,将这些东西收了。”

  曹顺不赞成道:“九爷,此事您不好插手。”

  九阿哥道:“谁说爷要插手,爷就是打算过两天去御前问问结果,金依尧既牵扯到曹李两家,要是没有大错的话,爷帮一句也没有什么。”

  曹顺这才不多说了。

  要是能保住金依尧,自然最好。

  曹顺在长房时,也是得伯母李氏抚养照顾长大。

  等到中午,护送九阿哥回了皇子府,曹顺就回曹家老宅去了。

  曹荃倒是没有小气,东西早装了箱子,庄票也是备好的,看着曹顺道:“不管能不能保下,做到这一步,为父也心安了,硕哥儿的亲事也无须再提,否则心里不安生,按照规矩,本该接了金家格格家来养育的,已经换了庚帖,算是咱们曹家人了……”

  说到最后,他带了羞愧,道:“怪不得世人都觉得仁义金贵,寻常人难做到,都有私心,我也舍不得你弟弟的前程。”

  他这样一说,曹顺倒是能理解几分,只是心里也酸酸的。

  父亲顾着曹硕的前程,担心儿子背负悔婚不义之名,却没有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罪九阿哥,坏了前程。

  他垂下眼。

  一年一年的,还期盼什么呢?

  也不是小儿了。

  等到东西带到皇子府,九阿哥直接叫他送到上房开箱。

  舒舒也在,对这些古董字画也颇为有兴趣。

  九阿哥就叫曹顺开箱,一幅幅的打开了。

  夫妻两个品鉴了一番。

  舒舒都不大入眼。

  她对这些不熟,能够记住的都是宫里传世的那些字画,看着这些就觉得寻常。

  九阿哥也不喜欢这些,不好保存,看着无趣,不如金玉器具。

  九阿哥就摆摆手,道:“收了吧,花椒味儿熏得呛人。”

  曹顺从小跟在曹寅身边,曹寅也是爱字画的,就有模有样地收纳起来。

  九阿哥捡起礼单,道:“这礼单爷收了,赏你了!”

  连带着那装庄票的匣子,九阿哥都推给曹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