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大问题(打滚求月票)(2/3)

/p>

  八阿哥不在帐子里,因此得到消息最晚。

  他的心里空落落的。

  他已经二十一岁,哪怕有个小格格也好。

  像庄亲王那样,即便没有儿子,可是也没有耽搁生小格格,就是子嗣不顺罢了……

  等到了晚膳前,太子跟几位皇子就都到了御帐。

  不管大家私下里怎么嘀咕,面上都是欢欢喜喜的,恭贺皇父添丁。

  给内务府与三阿哥等人的折子,康熙已经批复下去。

  尤其是给九阿哥折子上,提及王贵人产育有功,按嫔例预备赏赐银两。

  宫里规矩,后妃生育都有赏赐,按照贵人例是银一百两、币二十端,按照嫔例就是银二百两、币四十端。

  不过康熙高兴之余,也没有忘记还有个待产的和嫔,特意提了一句,等到和嫔顺利生产,按照妃例预备赏赐银两,即银三百两、币七十端。

  三日之后,折子到了内务府,九阿哥看着却是面色沉重。

  刚刚承乾宫才报上来,和嫔昨日发动,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这算下来也七、八个时辰了。

  九阿哥当了阿玛,经了一次生产的,自是晓得这个时间长了,就危险了。

  到时候不是产妇的生死关,就是孩子憋坏了保不准。

  几天前才报喜,眼下却要报丧了?

  今天还是八月十五,大过节的,希望一切顺遂吧……

  *

  宁寿宫中,一片沉寂。

  虽说因圣驾不在,太后免了宫外皇子福晋的请安,可是今天是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即便不预备宫宴,皇子福晋们也要给各自的婆婆请安。

  所以今日舒舒等人就都到了宁寿宫请安。

  三福晋没有露面,她还在坐双月子。

  十福晋也没有来。

  她已经月份大了。

  剩下几位皇子福晋是到了的。

  等到了宁寿宫,大家就听说和嫔昨晚发动的消息。

  只是和嫔是初产,这个时间就没谱了。

  一天一夜都是寻常。

  承乾宫跟永和宫不同。

  永和宫有德妃这位主位娘娘,是个产育了六回的,有她坐镇,一切也有条不紊。

  承乾宫却只有和嫔一个,她一发动,身边奶嬷嬷就报到太子妃处。

  太子妃带了太医等人在承乾宫守着。

  因有王贵人平安诞下皇子在前,大家提及和嫔,也都觉得今日应该有好消息。

  毕竟和嫔年轻。

  结果等到太后出来,太子妃就打发人来求见太后,请赐独参。

  殿上一下子就安静了。

  宜妃握着帕子,带出担心来。

  太子妃哪里会缺人参呢?

  过来禀告太后,是报备一声罢了。

  到了用独参汤的地步,就很是凶险了。

  涉及到皇家骨肉,压根就没有保大与保小的选择,皇嗣为重。

  别说只是一个嫔,就是皇后遇到难产,也只能保小。

  太后本就是心软的人,眼下就带了不忍,可是晓得也不是耽搁的时候,就吩咐白嬷嬷道:“你给承乾宫送去吧!”

  白嬷嬷应声去了。

  德妃垂下眼,手中握着佛珠,带出慈悲来。

  咸福宫妃与佟妃都是面无表情。

  倒是良嫔,曾与和嫔同宫居住,面上也带了忧心。

  僖嫔则是有些恍然,不知在想什么。

  太后也没有了与孙媳妇们说笑的兴致,对大福晋等人道:“宫里既有事,就不留你们了,大过节的,你们都家去吧!”

  皇子福晋们都应是,从宁寿宫出来。

  剩下的宫妃没有散,还在等承乾宫的消息。

  *

  承乾宫后殿产房外,太子妃听着里头的动静,想着和嫔先头的诉苦,嘴巴里发苦。

  有人敢对怀孕的宫妃下手,在膳食中做手脚?

  不管幕后指使是谁,经手的准是膳房当差的包衣跟太监。

  真是叫人防不胜防。

  如同三十七年的她一样,只以为是身体的缘故小产,谁会想到会是膳食有相克之物?

  太子妃心情复杂,一方面物伤其类,一方面也在想着后续。

  和嫔的受宠,有目共睹。

  要是平安生产还罢,但凡有个万一,皇上说不得要迁怒。

  她也要想着自保。

  少一时,白嬷嬷来了,带了人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