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四百八十九章 打官司的真谛(第二更求月票)(3/4)

而是在甲板上,跟九格格、五福晋一起眺望远处的黄河。

  “还真是名副其实!”

  九格格咋舌道。

  五福晋看出不对来,道:“怎么黄河的水面好像更高些,现下还不到下雨的时候,就有汛情了?这就是书上写的‘桃花汛’?”

  舒舒点头道:“是啊,每年二月、三月,因为天气转暖,黄河上游冰川融化,就有了春汛,流到下游的时候,正赶上桃花盛放时节,就被人称为‘桃花汛’……”

  “黄河泛滥,就是因为它是悬河,底下黄沙堆积,面上高涨,赶上雨水多的年份,就是水患……”

  舒舒解说着。

  朝廷的河道工程,也只要集中在这一片。

  黄河水面高,旁边的洪泽湖水面低,河水逆流入湖,湖水不得出,周边几个县就水患成灾。

  九格格小声道:“怎么年年治河,年年修坝,大把的银子花出去,怎么不顶用?”

  舒舒没有说话。

  还有什么原因。

  贪了。

  治河的银子拨下来,一层层的贪墨,最后真正花在工程上的都是有数的。

  那这工程质量就没法说了。

  偏生黄河每年四季都有汛情,这工程质量,就算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计较好坏,可是却骗不过黄河水势。

  姑嫂几个说了几句,就去太后舱了。

  太后见她们进来,招呼到跟前坐下,问舒舒道:“还有几天到淮安?”

  舒舒想了想,道:“后日渡河,离淮安府就半日水路,不过圣驾这几日要在附近巡视河道的工程,不知道会不会耽搁,要是耽搁,就初三到淮安;要是渡河后直接过去,初二就能到了……”

  太后皱眉道:“皇帝这些日子常在外奔波,都清减了,盼着过了淮安会好些。”

  有了前车之鉴,舒舒不敢再琢磨吃的。

  她就道:“今年的万寿节要在路上了……”

  康熙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每年的三月十八就是万寿节。

  太后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道:“哎,这就下半个月,到时候咱们走到哪了?”

  舒舒道:“不是苏州,就是杭州。”

  万寿节地方官员肯定要贺寿的,即便是停了宴席,应该也会有小宴。

  太后就道:“到时候咱们去找个大寺庙,给皇帝供灯去!”

  这说的是祈福许愿的灯,各大寺院都可以供奉。

  说到这里,她想起一件事,对舒舒道:“到了淮安,先别吃鱼了,回程的时候再说。”

  这是想要为祈福做准备,即便不茹素,也避免因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杀生。

  舒舒大概明白缘故,点头道:“嗯,听您的,让洪泽湖里的鱼虾再多活两月!”

  太后笑了,道:“还是羊肉好吃,鸡鱼的味道太淡了,等到下回北巡,咱们还吃烤肉。”

  舒舒与五福晋点头附和,也想起科尔沁的羊肉,确实跟京城的不一样。

  肉质更嫩。

  九格格带了羡慕道:“孙女什么时候能跟皇祖母去北巡,都说那边凉快,夏天去舒服着呢。”

  紫禁城的暑热,谁住谁知道。

  即便每日洒水供冰,也不舒服。

  太后看着九格格,笑道:“等伱选了女婿,指了额驸,祖母就带你去……”

  九格格也不臊,道:“那孙女等着,您可要记下了。”

  舒舒在旁,看着九格格,脑子里想到舜安颜。

  都已经阖家回盛京老家,这额驸人选跟他没关系了。

  那会是他的堂弟么?

  佟家另外一个国公爷鄂伦岱的儿子多大了?

  好像比公主小一、两岁。

  也是在年龄考虑范围之内。

  可是会有些隐患跟别扭。

  旁人不知道康熙曾经选中舜安颜为九格格驸马,佟家人却是知道的。

  要是心窄的,心里怕是放不下。

  太后想着婚嫁之事,想起了十阿哥:“也不知道预备得怎么样了,这眼看就要到日子了?”

  五福晋笑着道:“现下内务府是九阿哥管着,指定错不了。”

  太后点头道:“他们兄弟班对班大,打小跟双棒似的。”

  舒舒想着早上送出去的家书。

  九阿哥收到的时候估摸着初二、初三了。

  不知道预备的几箱子银锞子,他送了没有……

  *

  紫禁城,二所。

  十阿哥还是喝了醒酒汤,然后也没走,就歪着跟九阿哥提及出门的事。

  这次跟去年北巡还不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