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上》

第1374章 恭喜(2/3)

  赞城就在大辽故地之西,更西边,也就是西疆的纵深处。

  被曾经的死对头摸到了自己的身后,这种感觉令人不寒而栗,随后倍感羞恼。

  长陵却知晓甄斯文所部大概就是那人留下来看护自己母子二人的。

  萧华说道:

  想睡他的女人,牙苏德不死何为?

  若是这边不处置,弄不好那位恼怒之下,令麾下长驱直入,灭了那几个部族。到时候大家的脸面可都没了。

  长陵起身。

  她回到了后面。

  书房中藏书不少,但今日她却没有兴致看书。

  她坐在窗前,单手托腮,想着李玄在书信里的话。

  ————人一生短暂数十载,名利富贵皆是过眼烟云,若非背负着父辈的仇恨,我最想做的便是和妻儿泛舟湖海,悠游山水间。

  ————长陵,北辽没了,你的执拗没错,但这是一种浪费。

  若是换个人,长陵兴许还能奢望看到复国的那一日。

  但她知晓李玄的手段,不动声色间,便一层层的削弱你。当

  初的三大部如此,潭州如此,后来的大辽也是如此。

  就这么零敲碎打的,等你发现他变成了庞然大物时,才会愕然发现,自己竟然如此孱弱。

  商人依旧能往来于西疆和外部世界之间,带来了不少消息。

  北疆在不断移民,把北辽故地的那些人迁徙出去,把大唐人迁徙进来。

  这是换血。

  只需数十年,北辽就成了历史的尘埃,只是偶尔被老人们提起。

  西疆不富裕,没法发展壮大。数十年后,外部世界越来越富庶,西疆人可还会敌视北疆敌视大唐?

  弄不好......那人的手段了得,一番蛊惑,弄不好人都全跑了。

  想到自己和儿子孤零零的在赞城,长陵捂额。

  真想掐死他!

  那些权贵因为这一战选择了躲在家中,让深秋的赞城显得有些萧瑟。

  萧华和贺延光等人在研讨大唐的这一场内战。

  地图摆在架子上,贺延光指着长安说道:

  他的手指向北方,「北疆军南下,刚接到消息,他们破了利州。利州一下,将直面南方叛军。这一战我等琢磨过多次,叛军人多势众,且南方是他们熟悉之地,那些百姓也被叛军两次屠城吓坏了.......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叛军手中。北疆军这一战,会很难。

  萧华不置可否的道:

  这话一出,坐在室内的人都挺直了腰。

  若是把握大......也就是,若是北疆军大败,那么,天下将会大乱。

  北疆会惶然。

  北辽故地会烽烟四起。

  若是长陵顺势打起复国大旗,在西疆称帝......除去萧华之外,所有人的眼中都多了憧憬之色。

  复国啊!

  让那个强大的大辽再度屹立在北方。

  贺延光说道:

  萧华看看众人。

  没有人反驳贺延光的判断。

  他起身,

  上位者的威严来自于决断权。

  当决断权被人侵蚀时,威严就成了笑话。

  何为权臣?

  便是能阻截帝王决断权的臣子。

  当决断权到了臣子的手中时,帝王便是一个傀儡。

  这等战略上的事儿必须由长陵来决断,否则就乱了。

  长陵正在写信。

  李玄给她的书信不少,但她的回信却寥寥无几。

  不是她不愿意回信,而是她不想让别人觉着自己是在依靠着什么。

  最后的尊严一旦丢掉,这个人的魂魄也就散了。

  信中,长陵更多讲述了阿光的日常,有趣事,也有令她头痛的事儿。

  两个相隔遥远的情人,彼此之间的沟通还得要用孩子的话题来做引子,这感觉,有些古怪。

  信写好了。

  长陵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会引发误会的用词错误。

  长陵起身,

  她去了前面。萧华在大堂外等候。

  冷风吹的地上的尘土打着旋的在盘旋,周围的一砖一瓦仿佛都沧桑了许多。

  长陵看了他一眼,「那么,什么结果?

  」

  萧华微微垂眸,长陵幽幽的道:

  长陵起身,

  萧华:「......"

  晚些,他回去传达了长陵的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