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上》

第683章 从军(2/3)

反驳,“可北疆需要咱们男儿保护!”

  赵多不服气,“长安有数十万大军呢!”

  “长安的大军不管咱们,咱们北疆就靠着北疆的男儿来保护,懂不懂?咱们的父母妻儿,就靠咱们自己来护卫!”

  毛文指着他,气得半晌才说出话来,“耶耶问你,可愿从军?”

  若是赵多开口说不愿,毛文回过头就能把他遣送去上官那里,这样的软蛋,他不要了!

  同袍们都看着赵多,眼神不善。

  赵多再度低头,没回答,但大伙儿都知晓,若是再次选择,这人多半是不愿。

  “狗东西!”毛文骂道,“快些!”

  众人一阵追赶,午时发现马蹄印分散了。

  “左右都有。”毛文站在地上,蹙眉道:“这是去寻村子。”

  “队正,那咱们怎么办?”

  毛文说道:“唯一的法子便是……也散开,跟着去。”

  他把麾下分为两批,一批二十五人。

  “发现敌军就吹号。”

  随即开始追赶。

  毛文率领二十五人去了右侧。

  一路疾驰。

  当看到一个村子时,他们追上了敌军。

  “三十余人,队正!”

  毛文咬牙,“冲杀上去!”

  “吹号!”

  号角长鸣。

  这是召唤另一侧的小队。

  “杀!”

  两边相对冲杀。

  双方绞杀在一起,赵多就跟在毛文的身后,见到便宜就来一刀,见到好手就躲藏。

  呜呜呜!

  远方有号角声传来。

  敌军中,有人说道:“速战速决!拖住他们!”

  村子里有人在寻找村民的藏身地。

  毛文喊道:“去些人,阻拦他们。”

  赵多第一个跑了。

  “狗东西!”毛文痛斥。

  五骑也紧随其后,冲进了村里。

  一路冲进村里,就看到十余匹战马被系在一个宅子外,另有两个敌军看守。

  “唐军来了。”

  里面冲出来几个敌军,二话不说,双方马上捉对厮杀。

  趁着同袍们和对手纠缠的机会,赵多一路砍杀,径直冲进了院子里。

  他想寻个地方躲藏。

  宅子的大堂里,三个敌军发现了地窖口。里面的人拼命拉着遮掩的木盖板,外面的人也在拼命的拉。

  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双方都在发力。

  一旦木盖子被揭开,下面的村民就成了战功。

  赵多冲进来,一个敌军回头发现了,“杀了他!”

  一个敌军拔刀过来,赵多哆嗦了一下,看看左右,想跑。

  “阿娘,阿娘!”

  地窖里传来了女娃的嚎哭声。

  赵多身体一震。

  不知怎地,脑海里浮现了家中妹妹小时候的模样。

  他的脸颊颤抖着。

  敌军扑了上来,凶神恶煞的,长刀高举……

  阳光下,赵多突然尖叫了起来,“啊……”

  他双手举刀,不管不顾的就这么劈砍。

  敌军大抵从未遇到过这等不要命的,下意识的闪避。

  “啊!”

  赵多继续挥刀……每一次操练他都没落下,千锤百炼形成的反应,让他一刀接着一刀。

  敌军也恼火了,心想这人莫不是个外强中干的,于是便回了一刀。

  他看到横刀依旧,随后……死不瞑目。

  赵多喘息着,双目中全是血丝,上前一步,下意识的退了半步,然后再度上前。

  “杀了他!”

  两个敌军丢弃木盖子,齐齐扑了上来。

  赵多止步,眼神茫然一瞬。

  他从军不是为了什么保家卫国,更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勇……大唐男儿从军,最多的一种情况是觉得这是一条出路。

  大唐民风彪悍,特别是北疆的百姓,从小耳畔听闻的便是北辽北辽,知晓这是大敌。从小,他们就被灌输一些观念,譬如说:要想过太平日子,唯有灭掉北辽。

  长大后,他们的目光会自然而然的投向北方,然后思索,如何才能灭了北辽。

  唯有从军!

  从军,能获取功勋,功勋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若是能成为大将,那不用说了,给祖宗上香时,父祖会得意洋洋。

  所以,北疆男儿都以从军为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