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门(2/3)

还有一件更加急迫的事情。那就是恳请陛下降旨,立刻释放所有,洪武三十一年之后,沦为奴仆婢女的可怜人。要对整个应天,乃至被兵州县的流民,重新登记造册,计入黄册之中。不许随意戕害,分离的亲人,还能找到的,一定要周济团圆。我们应当尽力弥补战乱的创伤,还要揪出更多,诸如廖镛一类,利用战乱,大发利市,欺凌百姓的豪强恶徒,绝不能饶恕他们!”

  徐景昌深吸口气,继续道:“我现在就要上书陛下,请求陛下在奉天门降旨,释放奴仆,给流民尽快登记造册。大家伙意下如何?”

  在场百姓听到这里,许多人喜极而泣,泪水涌动……好一个定国公,真是忧国忧民的大好人啊!

  他们为什么会关心这个案子?

  为什么聚集在这里,旁听此案?

  还不是许多人本身就是流民,他们就没有正式身份,有些人就面临着沦为奴仆的命运……或是被人拐骗,或是自卖自身,他们都挣扎在生死边缘,遭受歧视,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

  他们迫切希望,朝廷能公断这个案子,给大家伙一个慰藉。

  但结果却是大出预料,不但案子审的酣畅淋漓,还把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拿了出来,定国公还要去请旨。

  真是太出乎预料了。

  定国公,真安邦定国啊!

  徐景昌交代完毕,转身返回大堂,他正要去和解缙商议,给朱棣上书的事情。

  虽然他大概率确信,朱棣一定会愿意的,这是彰显他和建文不同的最好机会……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僭越,该走的流程,还是需要的。

  只不过徐景昌刚进来,就从大堂角门跑过来一个人,正是侯显。

  这个内廷大太监的脸色涨红,见到徐景昌,慌忙道:“定国公,你刚刚的话,皇爷都听到了,他本来还想亲自交代两句,但想到时不我待,趁热打铁,皇爷已经回宫。你只管带人去奉天门,皇爷会亲自登临奉天门,召见军民百姓,宣布谕旨。”

  徐景昌一怔,原来朱棣来过了?

  随后他也心中了然,任何事情朱棣都可以不在乎,唯独靖难一事,关系到朱棣的合法性,半点不能糊涂。

  既然陛下愿意配合,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徐景昌也来了精神,立刻传令道:“告诉外围锦衣卫和税丁,引领百姓,分批前往奉天门。再有,请太子殿下、汉王、赵王、周王他们进来,从县衙门穿过,先进宫中面圣,恭请陛下。”

  众人应声而动,纷纷行动。

  朱勇打马,去通知锦衣卫,解缙出去,不一会儿迎来了朱家人……周王朱橚眼中含泪,他激动地抓着徐景昌的胳膊,用力摇晃。

  “定国公啊,你还是太厚道了,这种缺德的事情,就是方孝孺干的,就是建文那个贼子干的……他连亲叔叔都杀,又怎么会在乎老百姓!他们都是黑了心的,大明江山落到他们手里,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幸好是陛下奉天靖难,才有了澄清宇内的一天。”

  徐景昌知道朱橚憎恶建文君臣,但如果真的直接说建文他们干这种恶事,反而落了下乘。

  而且朱允炆身为皇帝,会亲自部署吗?

  显然不可能。

  再有徐景昌甚至怀疑,是廖镛拉大旗作虎皮,这事情方孝孺他们都不知道……此时事发,廖镛自知不好脱身,就拼命攀扯,想要让徐景昌投鼠忌器……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徐景昌竟然这么刚,不但破了他的花招,顺道还把建文帝拉了进来。

  这种事情点到为止,剩下的就是百姓自己联想,让大家伙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然会有高人把这个故事讲得圆满的。

  徐景昌对此是信心满满,“周王殿下,你还是赶快进宫,一会儿或许还要陪着陛下,一起登上奉天门。”

  朱橚连连点头,他快步离去。

  朱高炽也伸手拍了拍徐景昌,“贤弟,你真是这份的!”

  太子殿下竖起了大拇指,跟在他身边的朱瞻基,竖起两个大拇指,“表叔,你太厉害了!”

  其余朱高煦和朱高燧,此时此刻,也只剩下五体投地。

  靖难对他们一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徐景昌这是帮了他们的大忙。

  “表弟,百姓们痛骂建文昏庸,方孝孺老贼无耻,痛快,真是太痛快了!”朱高燧兴奋说道,随后他也跟着进宫去了。

  此时连郑赐也过来了,“定国公,我这就去通知六部九卿,告辞了。”

  他一走,还剩下解缙,这位解学士老老实实站在了徐景昌身后,除了佩服,就是佩服。

  “走,咱们一起去奉天门。”

  刚要走,徐景昌又注意到了一个人。

  上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