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绝了(2/3)

结党营私,讨好皇帝陛下,作为终南捷径……

  这破事归结起来,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文官士大夫集团拿的太多了,天子看着不顺眼,下面的底层也不痛快。

  两股力量纠缠在一起,内外夹攻,就把文臣架在了火上烤。

  其实这事要想解决,也不困难……只要朝臣能上奏,要求官绅一体纳粮服役,凡事秉公办理,把自己置于和百姓同等的地位,不再是高高在上,也就迎刃而解了。

  只可惜啊,这种事情是无论如何,也没人会干的。

  甚至说出来,就要面临着身败名裂的凄惨下场,绝对没有例外。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朝廷肯定会彻查的,维护圣人名誉,我辈义不容辞。先生献上三宝,自然是大好事。只是我还想请先生帮忙,将另一件东西交上去……或者言明,这是给孔家的。”

  宋礼声音很低,可孔议瞬间就瞪大了眼睛,从瞳孔之中,喷吐出愤怒火焰……他又迅速按下怒火,声音低沉道:“大宗伯说的可是御笔?”

  宋礼怔了怔,点头道:“是。先生,这忠孝第一家只能是孔府,并非南宗独有啊!”

  孔议沉默片刻,突然昂起头,幽幽道:“大宗伯,这个御笔,给的是先祖负宝南渡,奖赏的是靖康之后,三百多年,我们这一脉的忠义。如今大明光复华夏,驱逐夷狄。先祖守得云开见月明,家祭之日,可以拿御笔告慰先人……大宗伯,难道这也要收回吗?我们南宗连这点体面都不能有吗?”

  宋礼瞠目结舌,坏了,彻底坏了!

  不用问了,又是徐景昌这个兔崽子,他这手实在是太绝了!

  既然孔府分成南北二宗,虽然竭力维护,但到底是两家……而且在靖康之难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这就是矛盾,谁也回避不了。

  衍圣公是奖励孔夫子一脉的,这没有问题……朱棣的御笔,是给南宗的,这也天经地义。

  只不过当北宗顶着衍圣公名头,南宗坐拥忠孝第一家的美名,这事情就出来了。

  到底谁才是夫子嫡传?

  而且还有一层,南宗受人推崇,得到了这份光荣,反过来就在提醒人们,北宗丢人了!

  而且还不是一般,他们失节了!

  屈膝夷狄,侍奉金人,跪拜蒙古……身为夫子后裔,却忘却了忠孝,没了气节。

  这就好比在清洗大肠的时候,保留了一部分原味……

  你还吃得下去吗?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如果就此废掉了北宗的身份,让南宗接替衍圣公位置,还是会有问题,那就是南宗兼并北宗,圣人之家发生了类似朱家的情况。

  这么一来,靖难之役也就天经地义,无可指责了。

  所以说打出南宗这一张牌,产生的后果简直是毁天灭地级别的。

  “先生,南宗素来忠义,负宝南渡,又让出爵位……两次义举,不愧圣人后裔,儒门典范,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知道南宗品行高古,不同寻常……”

  宋礼还要往下说,孔议突然低声道:“大宗伯的意思,是要再一再二之后,再来第三次?”

  一句话,又把宋礼弄得面红耳赤。

  凭什么吃亏的都是老实人啊?

  你们这么干,难道就不亏心吗?

  宋礼好歹也是读书人,又身居礼部尚书的高位,说到了这里,已经是往嘴里塞原味大肠了。

  他甚至都想起身,羞愧而退。

  但此事太要命了,根本没办法这么过去……无可奈何,宋礼只能硬着头皮,以最不要脸的心态,说出了一句让他都脸红的话。

  “还请南宗顾念大局,以儒家为重!”

  说完,宋礼起身,冲着孔议深深一躬。

  时间仿佛静默了,孔议不说话,宋礼弯着腰,就这么僵持着。

  在宋礼即将撑不住的时候,孔议突然叹口气,颓然道:“我知道了,请大宗伯放心吧。”

  孔议转身,就奔里屋去了,只留下一个萧索的背影……很失礼,也很凄凉。

  明明选择对了,明明付出了三百多年的坚持。

  那个御笔不算什么,他们要的是肯定,要的是承认和尊重。

  偏偏就是得不到,不光是自己,还有南孔的先人……为了避免孔家分裂,儒门丢脸,士大夫失去道德制高点,就委屈他们,让他们以大局为重!

  好一个大局!

  行!

  我们以大局为重。

  “明日面君,带上御笔,交还陛下!”

  孔议艰难吩咐家人,随同而来的南孔众人全都愕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